棉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4

1. 衣服用古文怎么说

(一)、裳 读音:cháng/shang 出自:战国 屈原《楚辞·离骚》 意思:本义是指(夫君、君长穿着的)裙。

引申义是指男女穿着的下衣。通常指代“衣服”。

示例: 1、下裳:下身穿的衣服。古多指裙。

2、朱裳:古谓红色的下衣。 3、玄裳缟衣:黑色的裙,白色的上衣。

用以指鹤。 (二)、袍 读音:páo 意思:直腰身、过膝的中式外衣。

一般有衬里。是中国传统服装——汉服的重要品种,男女皆可穿用。

示例: 1、有夹层、中着棉絮的长衣 衣敝縕袍。——《论语》。

意思是穿着以乱麻棉絮成的衣服。 2、又如:袍子 中式长衣的通称。

其形制不分上衣下裳。本为闲居之服,汉以后用作朝服 。

如:长袍;旗袍;袍带(锦袍腰带。古代君王和贵官的常服);袍褂(袍服和外褂。

清代官服的主要组成部分) 3、外衣 袍者,表衣之通称。——《正字通》意思:袍就是外衣。

4、战袍 如:袍铠(战袍与护身铁甲);袍甲(战袍和铠甲);袍仗(战袍和兵器。借指军容);袍袴(战袍,袴靴。

军戎之服。亦指穿着军服的人);袍袄(袍和袄。

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 5、衣的前襟 。

如:袍襟(衣襟) (三)、襟 读音:jīn 意思:指衣服的胸前部分。 示例: 1、形声。

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2、同本义。后指衣的前幅,上衣或袍子前面的部分。

例:大襟、襟袂(襟袖,衣襟和衣袖)、对襟、底襟、襟带(衣襟和腰带,亦比喻山川屏障环绕,地势险要)、襟要(亦喻军事上险要的地理位置)、襟子(衣襟)、襟儿(衣襟)。 (四)、衣服 读音:yī 意思: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 示例:衣服,衣着(zhuo),衣冠,衣架,衣锦还(huan)乡。

(五)、裙 读音:qún 意思:裙,围穿于 *** 的服装。广义上包括连衣裙、衬裙、腰裙等。

裙自古以来就通行世界,如原始人的草裙、树叶裙,中国先秦时期男女通用上衣下裳,裳即裙。古谓下裳,古时男女同用,今以妇女儿童服用居多。

(六)、袄 读音:ǎo 意思:有衬里的中式上衣。 通常分为3类:一面一里两层的夹袄,里面之间加絮料的棉袄,以鞣制的动物皮制作的皮袄(见裘皮服)。

按衣长又可分为大袄和小袄。大袄即长袄,摆线在膝盖上下;小袄即短袄,摆线在腰际至臀部之间。

(七)、褂 读音:guà 意思:中式的单上衣或罩在外面的长衣。 示例: 1、中式的单上衣。

2、罩在外面的长衣。 如:大褂(身长过膝的中式单衣);小褂(中式的贴身穿的单上衣);长褂;短褂 3、古时军装的一种,有罩甲的短袖戎衣 4、清代礼服外服的名称。

礼服加于袍外称外褂,短的称马褂。

2. 温暖我一生的棉袄阅读答案

温暖我一生的棉袄

刘艺

①北京的冬天格外的冷,我咬了咬牙,从并不宽裕的生活费里挤出一百块钱,想买件低档次的棉袄,凑合一下过冬。

②走进商店,才发现自己的天真,每件棉袄标价至少三百元。摸着口袋里可怜的一百元钱,我失去了砍价的勇气。我悻悻地走出商店,站在路边,诅咒该死的冬天。

③“刘艺,这么冷,你怎么站在这儿?”熟悉的声音。我扭过头,班主任王老师正向我走来。

④“我想买件棉袄,可是实在太贵了。”我笑着说。

⑤“你带了多少钱?”王老师的问题让我感觉有些意外,我犹豫着说:“一百块。”

⑥“一百块。好,交给我,这店是我妻子开的,按批发价卖给你一件。”王老师笑着说,并用手指了指我刚才进去的那个商店。

⑦“真的?!”我喜出望外,如遇救星。我把钱交给王老师,王老师让我在门外等着他。大约十分钟后,王老师抱着一件蓝色棉袄走了出来,我急忙迎上去。

⑧“天很冷,快穿上,回学校吧。”王老师一边说一边帮我穿棉袄,那情景就像慈祥的母亲帮年幼的儿子穿衣服一样,我差点儿掉下泪来,心里感到阵阵暖意。

⑨回到学校,发现很多同学穿着和我一样的棉袄。可我告诉他们我是花了一百块钱买的时候,他们谁也不相信,其中一个同学用很“权威”的口气说:“我妈就是卖衣服的,这件棉袄批发价还二百呢,你一百块钱能买来,鬼才信。”

⑩听完他的话,我明白了,王老师是亏本卖给我棉袄的,我怎能让他亏本呢?我狠狠心从生活费中又拿出一百块钱,返回商店。

○11商店里,只有王老师的妻子一个人,我忙问她:“王老师在吗?”

○12 “谁是王老师?”王老师的妻子反而惊奇地问我。

○13 “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您的丈夫。”我脱口而出。

○14“你认错人了吧,我丈夫姓韩,也不是老师啊。”女售货员笑了。

○15走出商店,我的泪水夺眶而出。王老师骗了我,是他自己垫钱为我买的棉袄。我拭干眼泪,向学校走去,全身感到无限暖意。这个冬天,我不会再感到寒冷。

○16我会永远珍爱这件棉袄,它将温暖我一生。

20、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3分)

21、文章第②段“我悻悻地走出商店,站在路边,诅咒该死的冬天。”一句中“悻悻”一词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

22、文章第○15段中的画线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3分)

23、第○15段中“骗”是贬义词,作者却把它用在王老师身上,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3分)

24、文章最后一段去掉后,结构仍然完整,作者为什么还要加上此段?(3分)

答案:

20、班主任王老师垫钱为我买棉袄。

21、表现了“我”因商店里的棉袄价钱太高,而自己口袋里的钱少不能买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22、表达了“我”对班主任王老师自己垫钱为“我”买棉袄的感激之情。

23、合适。王老师“骗”我,是为了让“我”能在寒冷的冬天穿上棉袄,既帮助了“我”,又不会让“我”尴尬,这是一种无私的关爱与帮助,这里用“骗”字更能突出表现王老师的善良。

24、通过此段的议论,更能深化文章中心。

不知道是不是这篇,希望对您有用!

3. 袄是什么啊

袄意思:有衬里的上衣:夹袄。棉袄。皮袄。

基本信息:

拼音:ǎo

部首:衤,四角码:32284,仓颉:l

86五笔:putd,98五笔:putd,郑码:WTMG

统一码:8884,总笔画数:9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夹袄[jiá ǎo]

双层的上衣。

2、棉袄[mián ǎo]

絮了棉花的上衣。

3、袄子[ǎo zǐ]

即袄。

4、肨袄[pàng ǎo]

大棉袄。

5、袢袄[pàn ǎo]

一种有衬里的对襟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