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诗词加翻译(高三难度的)越多越好

我不需要古诗鉴赏的题目答案,我是想要诗加上它的现代文翻译,可能有点难找,有相关材料的朋友发到我的邮箱吧[email protected]谢谢啦!!

李白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鼓萧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注释
此诗当是李白在天宝十二年以前所做。详细叙述了诗人与好友元参军的交往,是了解李白生平、思想的重要作品。谯郡:今安徽毫县。元参军:名演。诗中,
写到了诗人在太原时,受到元参军父子的热情款待、相偕游览晋祠的情景。
君家严君:指元参军的父亲。貔(pi)虎:猛兽。这句喻元参军的父
亲是勇猛的将军。
作尹句:并州:泛指今山西太原一带,开元十一年已改为府。尹:官名。《新唐书·百官志》:(开元)十一年,太原府亦置尹及少尹,以尹为留守,少尹为副留守,既是地方长官,同时兼管军事。遏:阻止。戎虏:强敌。
五月二句:这年五月李白与元参军翻越太行山到太原游玩。摧轮: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摧轮:折断车轮,喻太行山路弯曲狭窄难行。
北凉:似误,应作北京,唐代称太原为北京。
琼杯句:喻酒菜和食具的精美。案:有足的托盘。
时时句:晋祠在唐太原城之西南,故云出向城西曲。
龙鳞:形容波纹的细碎。莎(梭Suo):河边水草。
宜:适应。在斜日的映照下,容貌更加美丽。
百尺句:写:画,这里作映照。翠娥:美女,这句说美人的影子照在水中。
蝉娟:美好的样子。初月辉:形容脸容象新月一般皎洁。
更唱:轮流唱。

和裴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白居易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
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
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
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注释
裴令公:即裴度,唐元和十四年任太原尹,开成二年复镇太原。
龙泉:在太原故城内。
潢污泊:不流动的死水。
信:诚然、确实。
午桥在:裴度在洛阳的别墅。

咏晋祠水
范仲淹

神哉叔虞庙,胜地出嘉泉。
一源甚澄澈,数步忽潺瑗。
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
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
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
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
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
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注释
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进士,仁宗天圣七年通判河中(今山西永济),明道二年召拜右司谏,因谏废郭后,谪知睦州。康定元年与韩琦经略陕西,兼知延州。庆历三年参知政事(副宰相),政治上主张革新,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不久遭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新政失败,庆历四年出任河东陕西宣抚使。长于诗词和散文,其诗词描写边塞生活豪放悲凉,其散文富于政治内容,著有《范文正公集》。
叔虞庙:即晋祠。
嘉泉:美好的泉水。
潺瑗:水徐流貌。
恭虔:恭敬、虔诚。
致主:为君主效命。愧前贤:惭愧不及前世的贤人。
大道:大道理。《礼·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指常理正道。此处喻为范的改革措施。
愆:过失,失误。

晋祠
欧阳修

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并州自古多豪杰,战争五代几百年。
天开地辟真主出,犹须再驾方凯旋。
顽民尽迁高垒削,秋草自绿埋空垣。
并入昔游晋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颜。
晋水今人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废兴仿佛无旧志,气象寂寞于山川。
惟存祖宗圣功业,干戈象舞被管弦。
我来登临为太息,暂照白发临清泉。
鸟啼人去庙门阖,还有山月来娟娟。

注释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天圣八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熙宁年间,因议新法,与王安石意见不合,致仕退居颖川。仁宗庆历四年他曾为河东制使,看到百姓赋敛过重,“奏罢十数事”。他一生博览群书,以文章著名,在诗歌创作上曾率梅尧臣、苏舜卿等反对宋初西昆诗派的浮艳文风,对当时文学发展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余润:滋润。
五代:指宋以前北方的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
天开地辟:指宋太祖赵匡慨陈桥兵变夺取北周政权,建立宋朝。真主:宋太祖赵匡胤。
犹须再驾:指宋太宗两次出征,于公元979年亲临太原攻灭北汉。
顽民句:宋太宗灭北汉后,将顽抗宋军的太原居民,从太原迁往唐明镇,并将太原城火烧水淹,夷为平地。
秋草句:空垣,一作空阡。指秋草在废墟上自生自灭,埋没了被废弃城垣。

题晋祠
宋·汪藻

一脉泉随天地老,悠然洗尽半生心,
欲令惠及生民远,须道仁同此水深。
圣母慈灵昭住古,高题崇号重来今,
登祠拜罢秋无际,目极西城万亩阴。

忆晋祠风景且以致望雨之意
明·于谦

悬瓮山前景趣幽,邑人云是小瀛洲。
群峰环耸青螺髻,合涧中分碧玉流。
出洞神龙和雾起,凌波仙女弄珠游。
愿将一掬灵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

注释
幽:幽雅,雅致。
邑人:当地人。瀛洲:传说中仙人居所之一。
螺辔:螺壳状的发髻。
出洞句:喻晋水流出后,和雾气一起奔腾。神龙:指晋水。
凌波仙女:泛指游览的女子,喻女子的美好。全句说:步履轻盈子,拨弄着草上的露珠游玩。

题唐叔虞祠碑
明·陈乐

晚辞悬岭去,晓寻唐叔祠。
桐剪一言重,瓜分三晋悲。
山川存古昔,征戍困疮痍。
拂罢残碑藓,登临动远思。

晋祠
清·屈大均

风雷缠一水,松柏贯双溪。
注向横汾北,来从悬瓮西。
霸图烟漠漠,王迹草萋萋。
蟋蟀催迟暮,交流出晋阳。
东西穿古柏,左右结飞梁。
报祀追桐叶,雍容见兖裳。
金沙不可拾,月照一苍苍。

唐太宗碑亭题壁(集杜句)
清·朱彝尊

步屐深林晓,春池赏不稀。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野日荒荒白,悲风稍稍飞。
无由睹雄略,寥落壮心违。

注释
步屐:散步。
社稷:国家政权。戎衣:军服,这里指武力。
野日:原野上的太阳。荒荒:黯淡无际的样子。
稍稍:渐渐。
无由:不能。雄略:宏伟的谋略。
寥落:寂寞。壮心:宏大的志向。

楹联

悬瓮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
剪桐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
圣母殿,祁隽藻撰,费新我重书

悬瓮倒流,泉水清于秋水碧;
剪桐毓秀,莲花开处稻花香。
圣母殿,吴重光

一湾碧水馨唐叔;
开遍莲花到晋祠。
唐叔虞祠,江徐浩

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
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唐叔虞祠,杨容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5
建议你还是买本书吧,不缺十几块钱,推荐一本《人间词话》王国维,正适合高中看,呵呵
第2个回答  2011-06-05
回守晚事心思,只恨唔文不如人
第4个回答  2011-05-27
  真之诗赏析

  元稹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头,半缘修道半缘君。
  赏析:此为诗人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27岁早逝)之作。其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曾经经过沧海的人,再看到其他的水,不是壮阔可观的水,看过巫山的云之后,便觉得别地方的云都不值得一看,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变化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是意隐喻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象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写。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可以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诗的后两句,即使从成千的美女中走过,都懒得回过头看他们一眼,一半固然是为了修身治学,一半是没有忘情于你呀!
  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词意豪壮,用笔极妙。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成为唐人悼亡诗中的千古名篇,“曾经”二句尤是广为称颂的名句。

  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选取“春蚕吐丝”、“蜡烛燃泪”两个意象,表达了双方“爱情宣言”,突出两人之间生死与共的美好愿望。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用此句歌颂老师是现代人对该诗句的引申,比喻老师想春蚕和蜡烛一样,奉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商隐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析: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清人冯舒说:“次联衬贴流丽圆美,‘西昆’一世所效。”(见《瀛奎律髓汇评》),可见其影响之深。
  “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情人之间心灵相通,比如说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

  晏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柳永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这首《蝶恋花》是一首怀人词,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起来。
  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全词写得激情回荡,执着诚笃,颇能显示柳词的抒情特色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元宵佳节的晚上,仿佛一阵东风吹来,催开了树茂花繁,原来是焰火流光,在夜空中绽放千重繁华,又纷纷被风吹落,象一场不期而来的流星雨。宝贵的名马,华丽的雕车,载着美丽的人儿驶过,香气弥漫了整条街。箫声如歌,明月皎洁,时光悄悄流转,整晚上花灯(鱼灯、龙灯)都在绽放光华,美不胜收。美人如花,仕女如云,她们一路上娇笑俏语,带着若有若无的幽香渐渐远去。可是,她们都不是我心底的那人。夜深了,我千百次寻找、等待的那一个人还没有出现。我的心充满疲惫和失落,不经意一回首,却发现她在那灯火寥落的地方静静地站着。
  第一层意思:表明了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回路转,是爱情的一种存在方式。
  第二层意思:作者借此自喻明志。表达自己和词中的女子一样高洁自持、孤芳自赏、娴静高雅。不肯与当时的世风和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宁可一个人寂寞站于灯火阑珊处,也不肯屈身降志,去和志向不同的当权者凑热闹。
  第三层意思:它表达了人生的一种境界,或者是一种哲理,这种哲理或境界是人生中超越时间、空间的理解,具有永恒性和宇宙性。不会因岁月、际遇、环境的不同而磨灭或忘却。
  它是爱情的境界,是治学的境界,是成事的境界,是做人的境界,是人生的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这是王国维对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的深刻反思,并作出了核心的概括,又巧妙而形象地结晶在文学意象中。他发现,伟人的成功有共同的内在逻辑,而那种逻辑正在这晏殊的、欧阳修的、辛稼轩的三首词三句话中。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风刮来,碧绿的大树上,一片一片树叶凋落。有一点迷茫,有一点凄凉。这是一种变化的意象,时序在变,物象在变,世事在变,心态也在变。遥远的天涯路在眼中,无尽的迷惘在心底。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在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甚至如王国维所说的可以“不悔”到这样的地步,即是可以为追求和理想而“牺牲其一生之福祉”,宁愿下“炼狱”的功夫。
  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说,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又执着地追求,经过千百劳作,必有所成,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流入真理之长河中去,这是何等的欣慰! 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王国维在这里机智地活用了这一十分诗意的境界。本是元宵佳节,游人如织,灯火如海,就在这样的情景寻觅心里的理想佳人,当然难找,因此虽然千百度地寻寻觅觅,可怎么也找不到,然而最后在蓦然的一次回首时候,却发现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佳人在冷落的灯火处。这是何等的欢欣鼓舞!何等的喜出望外!何等的出乎意料之外又正在情理之中!这种喜悦是一般人不容易体会到的,正如王国维曾经说过的:“夫人积年月之研究,而一旦豁然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或以胸中惝恍不可捉摸之意境,一旦表诸文字、绘画、雕刻之上,此固彼天赋之能力之发展,而此时之快乐,决非南面王之所能易者也。”这是连南面称王者也享受不到的,也是无法交换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一句话:“只有经历苦难,才能体会什么是幸福。”没有一种幸福是天生而来的,没在经历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过程,怎么会明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狂喜?

  秦观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