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期间,在公司规定的休息时间,受伤。公司应不应该承担责任?算工伤吗?

如题所述

如果受伤原因跟工作无关的话,则公司不应该承担责任,不算工伤。上班休息时间受伤算不算工伤的这个问题还要根据受伤的原因,受伤的整个前因后果及其他因素来判定,一般来说上班时间跟休息时间应该是有严格区分的,如果员工自己在上班时间脱离工作岗位才受伤的话,就不算是工伤。工伤事故的话受伤原因也需要跟工作相关。
法律分析
工伤三项认定要素: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包括公司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公司要求的加班时间,为开展正常工作所必须的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时间,因工作需要的正常生理、生活需要的必要时间等。工作场所:凡与职工工作职责相关的区域以及自然延伸的合理区域,如单位提供的工作期间休息场所、卫生间、公司所在必经楼道等,均应视为工作场所。工作原因:既应考虑职工本人的工作原因,也应考虑公司设施或设备不完善、劳动条件或劳动环境不良、管理不善等原因。工伤事故是指在职劳动者在生产区域内、工作时间中,因从事与生产有关的活动时所发生的人身伤害、 急性中毒等事故。 广义的工伤事故还包括罹患职业病。工伤事故赔偿中所指称的工伤事故采用的是广义。遭遇工伤事故的劳动者,可视情况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04
关键是看你在休息时间因为什么受伤,如果是在从事与工作有关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公司应当承担责任;如果不是,就你受伤的原因公司方面有无过错,比如地面湿滑导致滑倒受伤的,就必须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如果都没有的,公司就没有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2个回答  2011-01-13
  怎样才算工伤?工伤怎样认定?工伤认定期限为多久?针对目前不少读者尤其是打工的读者对《工伤保险条例》还不是很清楚的现状,记者采访了金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他就《工伤保险条例》作了详细介绍。
  上下班途中遇车祸算工伤
  条例明确规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均可认定为工伤,将“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况延伸到“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况。
  《条例》具体规定了七种受伤害的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有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等,其中职业病是指国家列入职业病名单中的疾病。
  另外,《条例》还明确规定了职工有下列情形也属于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经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但是,由于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导致伤亡的,酗酒导致伤亡的,自残或者自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的材料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根据工伤申请的材料,需要补正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予以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材料完整的或者补齐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工伤认定申请时限为1年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后,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遇有特殊原因,需报劳动行政部门同意延长申请时限。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要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诊断为职业病之日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期限为两个月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申请后,可以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和职工等有关部门和个人应予以配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年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按照《条例》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津贴不得低于
  最低工资标准
  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摘录自百度知道ta100170 回答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6695909.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