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如题所述

历史上最“和谐”最接近“无为而治”的天下是西汉初的“文景之治”。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汉朝的上层者信奉的是黄老学说(当然刘邦开国时靠的是法家),道家说无为,是说‘君无为,民有为’,是让上层不扰民。而无为思想也被汉文帝和汉景帝所接受,文景之治也就和道家的无为思想有重大的关系。

汉帝国建立之初,利用民众对秦王朝残厉法制的不满,顺从民意,进行了政治改革。为与民休养生息,采取了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这也是道家思想第一次登堂入室。

文景时期,继续推行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各项政治措施实际上都围绕着无为而治的思想展开,并适当补益损革,使得汉朝国力逐步恢复。文景时代比较宽和的政治空气,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扩展资料:

无为而治由来:

文帝即位不久,就废止诽谤妖言之罪,使臣下能大胆地提出不同的意见。秦代以来有所谓“秘祝” 之官,凡有灾祥就移过于臣下。文帝前十三年下诏废除并且声明:百官的错误和罪过, 皇帝要负责。次年,他又禁止祠官为他祝福。

汉初统治者认为秦朝郡县制并不成熟,在国体上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汉文帝即位之后,首先封赐推举自己上位和诛杀诸吕的有功之臣。汉文帝前元年(前179)十月,封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组成新的汉廷中央。除了保留旧有的诸侯王之外,汉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的诸侯王。

同年十二月,立原赵幽王刘友之子刘遂为赵王;徙封原琅邪王刘泽为燕王。后来,又立刘遂之弟刘强为河间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立皇子刘武为代王,又徙封为淮阳王,后徙封为梁王;封刘参为太原王;刘揖为梁王。

汉文帝根据群臣的建议,立长子刘启为太子。这样,自汉高祖以来,预立太子就成为汉家的定制。

汉景帝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重用御史大夫晁错,大力推行削藩。平定“七国之乱”后,绝大多数诸侯王国仅领有一郡之地,实际地位已经降为郡级,国与郡基本上趋于一致。诸侯王国领郡由汉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中央直辖郡由汉高祖时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汉郡总数大大超过诸侯王国郡数。

汉景帝抑贬诸侯王的地位,剥夺和削弱诸侯国的权力,收回王国的官吏任免权,仅保留其“食租税”之权,并且收夺盐铁铜等利源及有关租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景之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为而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5

文景之治时期。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主张黄老之治(黄”意指黄帝,“老”意指老子,黄老学派则意为以黄帝为依托,发扬老子思想的一个学派。),主张的就是无为而治(所谓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万民的自为实现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实现无治无不治。)

最终开创了文景之治,为武帝的开疆拓土,扬名中华奠定了基础。

扩展资料:

汉初统治者鉴于秦亡的教训及汉初社会经济的残败,将黄老之术中的无为而治、节欲崇俭、与民休息的观念转化成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黄老之术反对穷奢极欲,提倡“卑宫室而高道德,恶衣服而勤仁义”,因而,汉初推崇黄老的几位皇帝都十分俭朴。

最具代表性的是汉文帝,他“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文帝在营建自己的陵墓时,还明确告诉后人不许起坟,不得以金银作装饰,陪葬品都用瓦器。

汉初诸帝为了达到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目的,对农业更是十分重视。刘邦在统一战争刚一结束时就宣布复员军队,释放奴婢,要求因战争而流亡的人口返乡归农,复故爵田宅。文景二帝多次在诏书中强调:“农,天下之大本,务莫大焉。”

他认为,“道民之路,在于务本。”他们还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措施,如把务劝农桑、人口增加、土地开垦与否作为地方官吏考核的标准;设立“力田”官以劝农;将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以减轻农民负担;实行贵粟政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又允许百姓入粟拜爵、入粟赎罪;将一年服一个月的徭役改为三年服一月,在“募民徙塞下”、实行屯戍制度后,甚至一度取消了戍卒令。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汉初社会经济迅速得到复苏与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为而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4

汉帝国建立之初,一直到文景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汉帝国建立之初利用民众对秦王朝残厉法制的不满,顺从民意,进行了政治改革。为与民休养生息,采取了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这也是道家思想第一次登堂入室。

文景时期,继续推行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各项政治措施实际上都围绕着无为而治的思想展开,并适当补益损革,使得汉朝国力逐步恢复。

扩展资料:

无为而治适用范围:

1、治理国家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 ,各级政府官员既要抛弃各种政绩主义和形式主义,也要抛弃“为人民谋幸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戚。

尽量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

2、企业管理

无为而治用在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

高层管理者,要想真正做到在大事上有所为,而在小事上则有所不为,就必须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才能达到“君逸臣劳国必兴,君劳臣逸国必衰”的管理目的。

3、教育领域

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

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失败和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必要条件,并做必要的辅助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景之治

百度百科-无为而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4

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指导下取得。比如唐朝的开元盛世、明成祖朱棣在位时的永乐盛世、汉朝的文景盛世等等。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扩展资料:

汉文帝的无为而治:

汉朝的汉文帝,就充分实施了这一主张,才在中国历史上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汉文帝个人修为极高,完全落实了老子的“一曰慈,一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教导。

汉文帝时期,减轻刑罚,更改法律,减免赋税,社会宽松到极点,生怕打扰了百姓的正常生活,汉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全国监狱里几乎没有几个犯人。

汉文帝生活简朴,一件袍子穿了二十多年,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一直都不肯换新的。别人送他一匹千里马,他又给人退回去,还倒贴路费和住宿费什么的。这不是故作姿态,汉武帝的个人修养确实非常之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19

三代社会,即夏商周时期。谈及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文化名人,春秋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老子,绝对榜上有名。他独创的“道家学说”千百年来一直把持着中国思想界的头几把交椅,时至今日,仍然发挥着蓬勃的生命力和活力。老子推崇“无为而治”,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过似乎很难有统治者真正愿意放权,去实行“无为而治”。

至少自老子诞生以来,历朝历代就没有真正实行“无为而治”的时代。拿最具标志性的“文景之治”来做代表,当时的汉代虽然推崇“黄老之学”,但也很难说到底是不是“无为而治”。对历史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汉代的思想主流,是“汉承秦制”,也就是延续秦朝的法家政治,换句话说,是“高压统治”。这点我们从西汉初年著名的“辕黄之争”中就能看出端倪。连号称沿用黄老之学,甚至“与万民休养生息”的文景时代,都不是无为而治。那历史上是不是从来都没有实行过老子的政治主张呢?

当然有。不过这个时代还在老子横空出世之前:夏商周时期,也就是“三代社会”。我们纵观《道德经》中体现出的政治思想,不论是自君王以下的“无为而治”,还是所谓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令一国之民众“老死不相往来”,其实就是三代社会的翻版。三代社会,推崇“亲亲尊尊”,认为天下是一个大家庭,天子即为诸侯的大家长,诸侯就是百姓的大家长。君王只有对百姓负责,才有治国者的资格。

不过这样的政治诉求,逐渐随着时代浪潮的不可阻挡,在历史上湮灭无闻。庄子时期,道家的主张就只剩下了“齐物,逍遥”的犬儒主义。因此,后世道家思想一直被用来充当高压政治的润滑剂,叫做“儒表法里,济之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