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品质量标准是什么

我国药品质量标准是什么

药品标准是根据药物自身的性质、来源与制备工艺、储存等各个环节制定的,用以检测其药品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规定。

国家药品标准主要由《中国药典》、部(局)颁标准、注册标准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药品质量的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政府在对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过程实施管理中必须以药品标准作为技术标准,以确保各环节的操作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和可靠性。

扩展资料:

主要依据药物(化合物)本身固有的理化与生物学性质特性而制定,是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这些指标相对于该化合物而言须具有针对性,但对于不同生产厂家的同一产品而言,此部分指标又具有共性化特征。

质量标准安全性指标的建立则主要依据来源于原材料中的杂质、合成工艺中引入或产生的杂质、制剂工艺中引入或产生的杂质,药品在贮藏过程中降解的杂质情况以及影响药品安全性的其他因素而制定,此部分指标是质量标准的必要且重要内容,对于不同生产厂家的同一药品而言,此部分指标具有个性化特征。

参考资料:药品标准   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6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的纯度、成分含量、组分、生物有效性、疗效、毒副作用、热原度、无菌度、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杂质的综合表现。

药品质量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企业标准两种。法定标准又分为国家药典、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药品生产一律以药典为准,未收入药典的药品以行业标准为准,未收入行业标准的以地方标准为准。无法定标准和达不到法定标准的药品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

药品质量验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视具体方法拟订验证的内容。附表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内容可供参考。

拓展资料:

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的技术要求,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

目前药品所有执行标准均为国家注册标准,主要包括:

1.药典标准

2.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一至二十一册

3.卫生部化学、生化、抗生素药品第一分册

4.卫生部药品标准(二部)一册至六册;

5.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蒙药分册、维吾尔药分册;

6.新药转正标准1至88册(正不断更新)

7.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标升国标一至十六册;

8.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心系分册、内科肝胆分册、内科脾胃分册、内科气血津液分册、内科肺系(一)、(二)分册、内科肾系分册、外科妇科分册、骨伤科分册、口腔肿瘤儿科分册、眼科耳鼻喉皮肤科分册、经络肢体脑系分册;

9.国家注册标准(针对某一企业的标准,但同样是国家药品标准)

10.进口药品标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国家药品标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19

我国药品质量标准分为3级标准

1、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属于国家药品标准,是法定标准,有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中国药典》从2005年开始分为一部、二部和三部,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是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

2、局颁药品标准:局颁标准包括所有未收入药典的,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颁布的药品标准及《药品卫生标准》等。

3、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也是法定的药品标准。

拓展资料:

药品质量标准指的是把反映的药品质量特性的技术参数,指标明确规定下来,形成技术文件,规定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的方法。

为保证药品质量而对各种检查项目、指标、限度、范围等所做的规定,称为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的纯度、成分含量、组分、生物有效性、疗效、毒副作用、热原度、无菌度、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杂质的综合表现。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1-01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
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的纯度、成分含量、组分、生物有效性、疗效、毒副作用、热原度、无菌度、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杂质的综合表现。
药品质量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企业标准两种。
法定标准又分为国家药典、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药品生产一律以药典为准,未收入药典的药品以行业标准为准,未收入行业标准的以地方标准为准。无法定标准和达不到法定标准的药品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
药品质量验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视具体方法拟订验证的内容。附表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内容可供参考。
准确度: 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测量值与真实值愈接近,测量愈准确。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大小表示
绝对误差(E): 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简称误差。
相对误差(RE): 表示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常用百分率表示。
精密度: 表示在相同条件下,同一试样的重复测定值之间的符合程度。用偏差大小表示。
绝对偏差(d): 是某一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相对偏差(Rd): 是绝对偏差与平均值之比,常用百分率表示。
平均偏差:为各次测定值的偏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为平均偏差与平均值之比,常用百分率表示。
标准偏差: 为各测定值绝对偏差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相对标准偏差(RSD): 为偏差与平均值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平均值的精密度: 为多组重复测定值的平均值之间的符合程度。用平均值的标准偏差表示。
标准差:随机误差的代表,表样本变量的分散程度,反应数据的精密度。
标准误:又称样品平均数的标准误,表示样本平均数对总体平均数的变异程度,反应数据的精密度。多用于统计推断。
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一定压力下,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能溶解溶质的量。
定量上限指工作曲线在高浓度开始弯曲时所对应的浓度值,即直线范围的上限值。
定量下限通常指检出限的5 倍所对应的浓度值。
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物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对照品:系指用于生物制品理化等方面测定的特定物质,由生产单位采用与制品生产工艺相同的方法制备。
药物的鉴别试验: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相对密度:在相同的湿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比。除另规定外温度20°。
熔点:一种物质按照规定方法渢由固相融化成液相时的湿度。
熔程:初熔至全熔的范围称熔程。纯物质的熔程不超过0.5-1.0℃。
自身指示剂:有些滴定剂或被测物有颜色,滴定产物无色或颜色很浅,则滴定时无须再滴加指示剂,本身的颜色变化起着指示剂的作用。
特殊指示剂:有些物质本身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可以同氧化还原电对形成有色配合物,因而可以指示终点。
氧化还原指示剂:具氧化或还原性,其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颜色不同,氧化还原滴定中由于电位的改变而发生颜色改变,从而指示终点。
电位分析法:利用电极电位与化学电池电解质溶液中某种组分浓度的对应关系而实现定量测量的电化学分析法。
超临界流体:高于临界压力与临界温度时,物质的一种状态。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
分流比:放空的试样量与进入毛细管柱的试样量之比。一般在50:1 到500:1 之间调节
检测器的线性度定义:检测器响应值的对数值与试样量对数值之间呈比例的状况。
检测器的线性范围定义:检测器在线性工作时,被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质量)与最低浓度(质量)之比。
《中国药典》中对药品的近似溶解度用以下名词表示:
极易溶解:系指1gml 溶质能在不到1ml 溶剂中溶解。
易溶:系指1gml 溶质能在1~10ml 溶剂中溶解。
溶解:系指1gml 溶质能在10~30ml 溶剂中溶解。
略溶:系指1gml 溶质能在30~100ml 溶剂中溶解
微溶:系指1gml 溶质能在100~1000ml 溶剂中溶解。
极微溶解:系指1gml 溶质能在1000~10000ml 溶剂中溶解。
几乎不溶或不溶:系指1gml 溶质在10000ml 溶剂中不能完全溶解。
药物的溶解过程,实为溶解扩散过程;一旦扩散达平衡,溶解就无法进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1-16
我国药品质量标准分为3级标准。
1、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属于国家药品标准,是法定标准,有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中国药典》从2005年开始分为一部、二部和三部,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是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
2、局颁药品标准:局颁标准包括所有未收入药典的,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颁布的药品标准及《药品卫生标准》等。
3、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也是法定的药品标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