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行为有哪些方面的创新

如题所述

第一,要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的整合,是新课程根据现代人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教学评价中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学科,其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同时,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造就人格的主要方面,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木,不仅强调学科的价值,更要强调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具主体性,行为更加具有个性化特征。具体的行为表现主要有,对能体现个人风格、特点的体态语言的主动运用;主动变换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并且表现出交往方式的多样、程度密切等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对体态语言的特有偏好,不仅仅是由于体态语言形象、直观,便于小学生接受。同时,它还是小学教师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就体态语言的特点而言,体态语的使用与人的个性特点密切相关,在表达过程中使用的多少,往往能出个体的主体性及其特征。小学教师较多地使用体态语言,较频繁地变换与学生的交往方式等,则应是教师在教学中,行为主体性特征的表露,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独特理解的一种真实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是以个体的主体性得到解放为前提、以其个性的张扬为标志的。不仅如此,我们在地教师行为形成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小学教师认为“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学行为的形成影响最大。我们认为,在小学教师教学行为上表现出的这种变化,是与当前小学教学考试制度约束的减弱和新的教育理念畅行密切相关的,是教师主体笥得到解放的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