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哥哥在皇帝面前自称为什么,比如皇帝弟弟自称为臣弟。

如题所述

哥哥的自称,臣。
皇帝的兄弟都很惨,但是兄长格外惨。尤其是皇帝猜疑心很重的时候。一般来说皇帝没有哥哥,有也被弄死了。如果没有,皇帝的哥哥以及弟弟在登基以后都会被封为亲王。
隋唐以前是立长不立幼,但是隋唐开始有篡位的事情发生,李世民开始,都不是长子称帝,像明朱棣(老四),清顺治(老九),清康熙、雍正、乾隆都是老四,清嘉庆是十五阿哥,所以上面都有哥哥,立长子的传统就淡化了,都是立能力强的人,但是为了凸现君与臣的重轻,凸现君的尊贵,古代君为天子,就是亲娘见了也要喊他皇帝,所以无论是兄还是弟,都要称臣,臣弟。
为了避忌,皇帝的哥哥自称一般会很谦卑,通常是臣,朝廷公文和奏折里面是官职。
皇帝本人也会很注意,毕竟立长立嫡,如果都不是还坐上皇位这就很尴尬了。一般的会称呼官职封号叫(靖王)或者按排行叫(七王爷),亲密一点的皇帝本人对兄长的称呼应该是王兄或者皇兄,还有的会私下里叫哥哥。
但是鉴于古代社会的等级同治,一般来说皇帝和皇帝哥哥的避忌都很多,一般关系都会很疏远,明面上的叫法就是君臣,私下或者家宴上为了表达亲近会好一些(皇帝会叫哥哥为皇兄,但是哥哥却不能回叫只能叫他皇帝,自称依旧是臣。)
清朝更甚,因为是封建晚期,康熙以后深受汉族影响,皇帝的哥哥需要避忌的就更多了,基本上除了康熙的哥哥(常宁等人)没几个皇帝哥哥有好下场,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的,自称当然是非常谦卑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31
皇帝的兄弟们在皇帝登基后会由皇帝赐爵位或者赐王位,若先皇已经赐与爵位一般继续承袭或者皇帝再次进爵,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将宗室封爵定为和硕亲王、贝勒、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固山贝子,其中和硕亲王为王爷等级中最高的一等的。不管是皇帝的弟弟或者哥哥,一般都称之为王爷,王爷除在皇帝面前自称可称本王、本王爷、小王;除皇帝外的人可称王爷、××王(前一般为封号)。那么皇帝的哥哥与皇帝的弟弟又不同,皇帝的弟弟本就比皇帝小称为臣弟无可厚非,而皇帝的哥哥虽比皇帝年龄大或出生早又或者是嫡子,也是不能改变其身份的,在皇帝未登基前是嫡庶有别,但一旦皇帝登基了,不管是嫡子也好长子也罢,都以皇帝为尊,所以只能称臣。
第2个回答  2017-03-10
1-皇帝的哥哥一般都是亲王级别。
2-皇帝称之为皇兄或直称其爵位。
3-如果自称只能为臣。
第3个回答  2017-02-23
清朝皇亲都是自称奴才,汉臣等与皇帝不亲近的只能自称微臣。
第4个回答  2011-05-09
清朝不会称“臣”的,一般汉人称呼自己为“臣”,满人称呼自己为“奴才”。比如:和珅,级别再高,即使为一旗之主,大学士,仍称自己为“奴才”,而刘统勋只能称呼自己为“臣”或者“微臣”。因此清朝的哥哥自称,我想不会是“臣”,是什么,有待进一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