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兹不养兵,情不立事”含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慈不养兵,情不立事”含义是带兵需要严厉的人,心慈手软的人带不了兵,带不出好兵,治军需要严厉的人。

这是一句古训,没有具体出处,完整的四句为:慈不掌兵 情不立事 义不理财 善不为官。

译文:心慈手软的人带不了兵,有妇人之仁做不了大事,若一个人太讲义气、爱面子,将做不了买卖,若在官场上太善良,便会容易被坏人利用,也就成不了大事。

扩展资料:

古训的运用:

解放战争系列之“决战松沪杭”里面有一段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内容,解放军部队在沼泽地追击逃窜的国军极度疲乏、甚至出现跑死、累死战士的时候,很多将士希望能够稍微休整。

这时当代孙武刘伯承将军说了这样一句话:慈不掌兵,若让国军逃窜,将贻误战机,后患无穷。

用孙子的一句话解释,便是:“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一个执掌千军万马的将帅若在战场上过于仁慈,队伍将会无组织无纪律,人心也将会涣散,打起仗来便会乱成一锅粥,后果也就可想而知。所以,一个将帅必须有坚硬的意志和顽强的决心,才能带好兵,打好仗。

译文:只知道厚待士兵却指使不动他们,只知道溺爱却指挥不动他们,士兵违法乱纪却不能惩罚他们,这样的士兵就像宠坏的孩子一样,是不能用来作战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不掌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5

“慈不养兵,情不立事”含义是带兵需要严厉的人,心慈手软的人带不了兵,带不出好兵,治军需要严厉的人。

原文是“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慈不养兵,情不立事”这是古人很有名的带兵名言,“慈不掌兵”和“义不掌财”这两句是出自《增广贤文》,“情不立事”和“善不为官”则没有具体的出处属于流传较广的俗语。

扩展资料:

解放战争系列之“决战松沪杭”里面有一段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内容,解放军部队在沼泽地追击逃窜的国军极度疲乏、甚至出现跑死、累死战士的时候,很多将士希望能够稍微休整。

这时当代孙武刘伯承将军说了这样一句话:慈不掌兵,若让国军逃窜,将贻误战机,后患无穷。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古来善用兵之人,皆知此理。这不是说要对部下黑脸黑色,而是说关键的时候,那绝不能因为妇人之仁而误了大事。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处此“一时”之时,统帅战将必要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决心以指挥行事,绝不能因心软而坏了大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不掌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06

    慈不养兵。

    养军,治军需要严厉的人,心慈手软的人带不了兵,带不出好兵

    情不立事。

    关键的时候,那绝不能因为妇人之仁而误了大事

写打仗的诗: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5-01
兄台,应该是慈不掌兵,意思大概为掌兵不是不能有仁爱之心,而是不宜仁慈过度。如果当严不严、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失之于宽,乃至“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当然就不能掌兵。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慈不养兵
养军,治军需要严厉的人,心慈手软的人带不了兵,带不出好兵
情不立事
关键的时候,那绝不能因为妇人之仁而误了大事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这是古人很有名的带兵名言。正如孙子所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古来善用兵之人,皆知此理。这不是说要对部下黑脸黑色,而是说关键的时候,那绝不能因为妇人之仁而误了大事,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处此“一时”之时,统帅战将必要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决心以指挥行事,绝不能因心软而坏了大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