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古代御医、医女等级表!

我需要一个中国的已经完成的完整制表、谢谢

古代御医,医女等级如下:

正一品:太医   

从一品:饮膳太医   

正二品:正奉上太医   

从二品:院使   

正三品:副院使   

从三品:左院判   

正四品:右院判   

从四品:内医正   

正五品:御医   

从五品:主簿   

正六品:医官   

从六品:吏目   

正七品:医师   

从七品:医员   

正八品:医女   

从八品:医生   

正九品:实习医女   

从九品:使唤医女

扩展资料:

(一)、御医是古代一种对医师职称。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治病的宫廷医师。

御医和太医,早期国家体制下的医生职务称谓之一,专门服务皇帝及其皇帝宫廷中的家眷,直接听命于皇帝、指定的大臣、娘娘等,间接听命于其它后妃、皇子等。

也有将御医赠予重要的功劳勋著的大臣,短期或者永久贴身保健治疗。

比如,晚清一品经略督臣傅振邦,在其连连解围边疆吃紧战事,每克必胜,救国朝于危难;由于阵前督战腕部受重伤后,同时还在肩负国家重任,皇帝便赐御医专门负责他的伤病及健康。后来另赐御厨,与御医共同负责治疗和保健工作。

(二)、医女是朝鲜王朝的职业女性,在宫廷中女性多生病时,多由医女诊断。因为朝鲜王朝受程朱理学影响严设男女之防,因此宫廷女性生病时,多由医女诊断,再由医官处方。

因为朝鲜受儒学礼教影响,故要严设男女之防,在宫廷中女性多生病时,多由医女诊断,再由医官处方,因为医官不能亲自诊断。医女本地方官衙的官婢,经训练后到典医监选拔,合格再深造,成绩最好则留在宫廷,次者被送到惠民署,再者送到各地监营充当地方上的医女,最后的则落第回乡再为官婢。

燕山君时期起,医女开始变质,常被派到宴会上为来宾陪酒、表演,因此又被称为“药局妓生”后这一制度被朝鲜中宗严厉禁止,但医女地位仍旧比宫女卑贱许多,常常受到最低级宫女的役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代医事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10
太医等级:
太医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 掌医药.

医女等级
大长今(为最高等级医女,主要负责皇上的疾病护理,当内医正无法对症下药时,可给出适当意见,供参考,并主管众医女,从一品)一名
银医女(仅次于大长今的医女,负责照护皇太后娘娘的凤体,专门为皇太后娘娘诊治疾病,从二品)一名
杏医女(仅次于大长今的医女,负责照护皇后娘娘的凤体,专门为皇后娘娘诊治疾病,从二品)一名
丹医女(负责各位妃嫔娘娘的健康,专门为各位妃嫔娘娘诊治疾病,从三品)十名
青医女(负责各位公主娘娘的健康,专门为各位公主娘娘诊治疾病,从四品)十名
使唤医女(在医官或比自己品阶高的医女为各位上殿诊治时,为其帮忙,无品阶)二十名
注:除大长今医女可以为皇上诊病之外,其他医女只可为宫中女性诊治!
无品使唤医女
正九品实习医女
正八品医女
正七品内医女
正六品御医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正一品:太医
从一品:饮膳太医
正二品:正奉上太医
从二品:院使
正三品:副院使
从三品:左院判
正四品:右院判
从四品:内医正
正五品:御医
从五品:主簿
正六品:医官
从六品:吏目
正七品:医师
从七品:医员
正八品:医女
从八品:医生
正九品:实习医女
从九品:使唤医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2-10
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第一等叫“御医”,只有十三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和县令一个级别。第二等称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医士,共二十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有三十人,无品,相当于现在医院里的助理医师。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太医院的“御医”只有第一等大夫十三人,连院长、两位副院长在内才十六人。即使从最广义的意义上说,十六加二十六,加二十,再加三十,太医院的大夫总共只有九十二人。太医院的“御医、吏目、医士”这三级五十九位大夫是可以独立看病的,也就是说,有处方权;第四级的“医生”看来只能当助手。“医生”的“生”字,是“生员”的意思,“医生”是见习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