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欲”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六欲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

六欲最初是来自《吕氏春秋》。其中说:“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这话的意思就是,“全生”的人,“六欲”都是得到了适当的满足的。

后来,六欲被佛教所发展,佛经《智度》谓之为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其中以色欲为最。佛教主张人们要放弃六欲,做到觉悟、正念和无染。只有这样,人才不会变为欲望的奴隶,及时听从自己的内心,修炼成佛。



佛教用语

六欲者。一者色欲。二形貌欲。三威仪恣态欲。四言语音声欲。五细滑欲。六人相欲。此六欲中能生六种著。色欲者有人染著赤色。若赤白色若黄白色若黑色若赤黑色若青色若青白色若桃华色。无智愚人见此等色没溺迷醉。若形貌欲有人。但著形貌面如满月。

修目高眉细腰纤指相好端严。心即惑著。威仪欲者有人著威仪恣态行步汪洋扬眉顿脸含笑娇盈便生爱染。言语欲者有人但爱语声若闻巧言华说应意承旨音词清雅歌咏赞叹悦动人心。愚夫浅识为之迷惑细滑欲者有人但爱身形柔软肥肤光悦犹若兜罗之绵。寒时体温热时体凉。

按摩接待身服熏香。凡情没溺为此危丧。杂欲者。有人皆著五事。人相欲者。有人皆不著五事。但著人相若男若女虽见上五事。若不得所爱之人犹不染著。若遇适意之人则能舍世所重顿亡躯命。如是六欲世世诳惑众生。沉沦生死没溺三涂。不得解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
儒家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
中医理论中的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

东汉哲人高诱对六欲作的注释:生、死、耳、目、口、鼻。
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
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
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q/54/27/7/1072754.s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佛教要求信徒不要有“七情”:即喜、怒、哀、乐、惧、爱、憎。“—七情”的变化,一般属于心理或生理活动范围,概括了常人的情绪波动。“七情”的存在,影响禅定,使人无法修成正觉。佛教要求信徒禁止“六欲”,“六欲”是由佛学经典《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提出的,分别是①色欲,②形貌欲,③威仪姿态欲,④语言音声欲,⑤细滑欲,⑥人相欲。“六欲”的存在, 是对佛性的威胁,使人难以修得真果。
依据佛典,无论是出家的僧尼,还是在家当居士,都必须从“七情六欲”中解脱出来,否则就难以到达西方极乐净土,人总是有情,有欲望的,摆脱情欲也许比一般持戒更难。
第3个回答  2020-11-26

第4个回答  2007-03-14
东汉哲人高诱对六欲作的注释:生、死、耳、目、口、鼻。
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
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