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同事开展工作,同事不积极配合,你怎么协调?

如题所述

职场上同级同事之间配合不流畅,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普遍问题。换位思考一下,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轻重缓急,各项工作推进都需要资源和精力,协助配合其他同事一般不会安排为优先级。这是任何一个岗位人员的正常思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主要对上负责,优先完成直线上级安排的工作,是岗位职责的要求。你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吧。这种心态也是正常心态,人,本来就是各为其主,自私自利的,这是职场的客观规律,讲那些大道理没有用。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摆平心态,换作你也是这样,优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王道。既然正确认识了,就要找到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方法,就是用同理心来平等对待,找准同事的“痛点”,转化为共同的本职工作。

世界上只有利益才是根本的驱动。要把需要配合的工作,与同事的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或者说捆绑起来,让同事把配合转化为自己的分内工作,他自然会重视起来,并优先安排。如果你还站在让他配合你的角度思考问题,人家凭什么放下自己的本职优先来帮你。只有把配合的工作,转化为他的本职工作,让他有利可图,才容易得到他的支持。

第二种方法,平时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形成配合的交换氛围。

这个需要公司企业文化引导,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有意识地加强同事之间配合的教育。你在同事需要配合他的时候,积极配合,做出姿态。轮到你需要他配合时,将心比心,你会得到他的支持和尊重。

第三种方法,就是请上级领导来协调推进。

这是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措施。对一些紧急的工作,如果同事之间配合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工作进度。职场上常规的动作是,由高一层级的领导来协调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配合。同事不是看你的面子配合,而是转化为对上级负责的分内工作,他不配合也得配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与同事开展工作,却得不到同事的积极配合,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我觉得在协调同事关系的时候,不妨把同事当作自己的用户,用“用户思维”来指导工作的开展。

1、思考你的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假如你要卖一款产品给你的用户,你是不是需要用你的产品解决你用户的某个需求?比如:低价、便捷性、可达性等。那么你和同事协作,是不是也需要想想同事的需求呢?

一般情况下,同事的需求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直接利益相关的需求,比如完成某个项目会升职加薪、发奖金、提高绩效考核指标等,另一类是不与直接利益相关、与精神激励相关的需求,比如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团队荣誉感等。

当你抓住你同事的需求时,你就知道与他协调工作的时候,你该如何对症下药了。如果同事是个聪明人,你稍微点拨一下,他就知道工作内容的重要程度了,如果同事冥顽不灵,那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不能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内容的后果是什么。

2、思考你能为你的用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假如你想让你的用户信任你、和你有紧密的合作,你是不是需要思考一下你能为你的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呢?对于你的同事同样如此,你能为你的同事带来什么价值呢?比如:一起讨论出可行的项目执行方案、介绍靠谱的第三方合作渠道给他、帮他做幻灯片等。不仅仅是爱情需要势均力敌,职场关系也需要“门当户对”,你能为同事提供的价值越多,就越有主动权与同事处理好工作关系。

3、在关键节点寻求平行沟通、向上沟通的突破点

当你多次主动示好后,如果同事依旧对你的行动指令无动于衷,那么最后还需要与同事或领导进行沟通,在项目推荐的关键节点上,请领导进行把控,一方面能对不配合的同事给予一定压力,另一方面能运用领导的适当把控推进项目往前发展。

职麻开门:南开、中大校友,穿越过世界500强和创业公司的85后辣妈。

第2个回答  2020-09-17

同事不积极配合,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是我们的请求遭到了拒绝,那么问题就转化成如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请求?

我们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

01.   互惠原理

俗话讲:“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这句话真是真理。尤其在职场这个以利益为最终导向的江湖上,这句话更是特别适用。

所以,功夫要做在平时!我们避免不了与同事要相互协调工作,请求他人帮忙等等,日常时候一个小物件,一句温暖关怀的话语,一杯热咖啡,或是伸手可及的工作帮助,都会让对方感激你,进而觉得对你有所亏欠,当你需要他帮助,开展工作的时候,自然不会配合。

02.   对比原理

正确引导:找到一起开展工作的益处,与不积极配合的损失,两项客观对比给同事看。当利害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通常我们是不会无动于衷的。

至于益处如何呈现,损失如何描绘,需要你了解同事的痛点进行有方向的分析。

03相互退让

 在《影响力》中有一个法则,当我们提出一个要求的时候,对方可能因为这个要求太过困难而拒绝你,有效的办法是,你做出适当的退步,这样对方就会因为你的退让而感觉对你有所亏欠,进而会答应你的下面的请求。

一个小故事:

大学时,在情人节的晚上,和男朋友一起逛街,迎面走来一个小女孩儿,请求我们买她的10朵玫瑰花。一来我们本就没有预算买,二是也确实一大捧买不起。看我们拒绝,小女孩儿接着说,那就买3枝好不好,三生三世也是很好的寓意,这样一来我们便不好意思再拒绝。

这就是相互退让,达成的一致。

所以当同事不积极配合时,考虑是不是因为工作对他而言有难度呢?你可以稍微降低难度,以便让他接受

04承诺和一致

搜寻这个同事在以往是不是有说过,要配合工作的话,或是要好好工作的言语等等,拿他的话,进行“谈判”。我们一般都是不愿意“打自己脸的”,对于自己做出的承诺会选择保持与言论一致的行动。

05社会认同

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的我们,需要也必须有社会认同,来链接社会并创造价值,建立自身成就感。而身边的周围人的认同是我们很好的参照。

所以当劝说同事的时候,不妨援引身边人对于“积极配合工作”的正面评价,以及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的实例来创造“社会认同感”。

06喜好原理

人们总是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提出的要求。你可以先让他对自己有好感,或是让他喜欢的人去提“配合工作”的请求。

07服从权威

职场上有上下级,官大一级压死人,当自己实在无力解决时,那就请求上司的帮助吧。

08稀缺原理

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比希望得到同等价值东西的想法对人们的激励作用更大。

所以是不是可以“暗示”:还有别的同事积极申请加入你的工作,如果他不加入很可能失去一个好的机会。在稀缺理论的引导下,他可能会采取行动,抓住“配合工作”的机会。

第3个回答  2018-11-06
如果是我自己的原因造成同事不愿配合,那么我会就此向同事表示谦意,并争取得到同事原谅。如果不是我的原因,那么我会主动找同事沟通,向他了解具体原因,并帮助他解决困难。
第4个回答  2018-11-06
通过反思和沟通,能有效得解决这个问题,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就类似问题与领导交流,向领导请教。最后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要注意团结同事,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