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如果真斩了来使,会有什么后果呢?

如题所述

俗话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战场上流传的法则,但是纵观各朝各代似乎也有破例,那么既然是双方既定的游戏规则,斩杀对方使者意味着什么?会有哪些后果呢?我们今天不妨讨论一下

“两兵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出自周朝,当时特别崇尚礼仪的周朝认为杀死前来谈判的使者,便是“非礼也”,并强调“兵交,使在其间可也”,“礼”是西周时期的习惯法的总称,可见保护使节原来应该是一项习惯法上的义务。

而后面的朝代也基本上延续了这个法则,但也有杀掉使者的案列,比如汉名将耿恭将匈奴使者骗进城里,亲手击杀,然后就在城上,对着匈奴的大军,将尸体的肉割来烤着吃,这也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来历。

一,政治策略杀使者:东汉寇恂把高峻的军师砍了

东汉时期寇恂讨伐高峻,当时的高峻派出了自己的最重要的谋士皇甫文,让皇甫文当作的自己的使者前往面见寇恂,令高峻没想到的是,寇恂竟然直接将皇甫文杀掉了,结果,失去了重要谋士的高峻直接打开城门投降,原来寇恂提前就知道了皇甫文来面见自己的原因,将皇甫文杀害是他的一个计谋,他知道杀了皇甫文有两个好处,其一,无人与高峻商量抵御敌军的计策,其二,又能给高峻施加压力,让高峻断了战争的想法,这样寇恂就能不战而胜了

二,气愤至极斩杀使者:刘备为关羽报仇怒杀使者

在《三国演义》中,孙权与曹操联合,一起攻打关羽,关羽带着少量的随从撤退,在接近蜀境的时候被吴军抓到,关羽誓死不从,就被吴国给杀了,听到了这个消息的刘备万分悲痛,他不听任何人劝告,就要举兵去攻打吴国,这时,吴国派了一位使者觐见刘备,带着杀害关羽的叛贼来向刘备表示自己的议和诚意,但是使者还没说几句话,就被刘备下令拖下去和判贼一起斩杀了,这样一来失去理智的刘备就把吴国逼的太紧了,两国只能背水一战,最终蜀国战败了,蜀国的国力也日薄弱,这里的刘备斩杀使者就是表明了自己不接受任何议和的态度,坚决要与对方决战,结果遭来大败,导致刘备托孤白帝城

三,斩杀使者最严重后果:花剌子模斩杀蒙古使团后直接被亡国

1215年,成吉思汗已经统一了蒙古,并且处于非常强势状态,所以派出使臣和商队前往中亚强国花剌子模通商,随从们也都携带大量财宝,可花剌子模的官员一见财宝就想非法占有,于是就随便找个理由就把他们杀了,消息传到蒙古,成吉思汗立马又派出使臣,要求对方交出凶手,返回财物,结果花剌子模国王不但拒绝了这种正当请求,还杀死了前来的使者。

结果成吉思汗怒不可揭的起兵西征,狠狠血腥的报复了花剌子模,成吉思汗到达敌方后开始疯狂的屠城,杀死一百多万人,直接让花剌子模这个国家就此消失。

其实,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不是纯粹的杀人游戏,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军事的最高境界,如果对面使者是有意和谈,却把使者都杀了,这就断了对方投降的机会,结果只能让对方孤注一掷的选择一战,其实这种局面不是最佳的局面,是下下策。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点,斩杀来使有的时候是一种军事策略,有时又是一时冲动,但是斩杀使者无异于是告知对方自己的决心已定,没有任何谈判而言,只能把局势拉向更紧张的地步

最后,总结一下,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不斩来使也是人情世故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会导致战争。两国使臣代表的的国家,如果当时斩了对方的使臣是一种挑衅行为,对方会采取报复。
第2个回答  2020-11-30
如果真斩了来使,会挑起战端,导致引发大乱,从而受到另一方的疯狂报复。
第3个回答  2020-11-30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对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如果有人想要破坏这个规矩,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群起而攻之。
第4个回答  2020-11-30
后果很严重,往后可能就没有求和的机会了,相当于不死不休了,如果输了会非常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