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天龙山唐代石窟

如题所述

在初唐时期,由于政府推行抑佛扬道的政策,佛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随着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对佛教的推崇,这一局面有所改变。为了迎合武则天的政治需求,僧人们编造了《大云经》,宣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这一时期弥勒佛形象在造像中占据主导地位。天龙山最大的石窟主像是弥勒像,表明其开凿于盛唐时期,见证了这一历史变迁。


唐代石窟共有19个,形式多样,包括方形、圆形和单室等。造像以3壁3佛为主,佛像如释迦多宝、弥勒、阿弥陀佛等,形象丰富,比例和谐,面部丰腴。佛像衣饰繁复,如水波纹或旋涡纹的高肉髻,袒右或通肩式袈裟,衣纹立体感强烈。菩萨形象则头戴高髻,颈部饰有花形项圈和连珠纹璎珞,衣巾飘逸,体现唐代的宏大与豪放风格。力士形象则上身裸露,下着袍服,雕刻精细,展现了写实性。


如第18窟的造像,以逼真的坐姿展现了唐代写实风格,第17窟则融合了犍陀罗和中国传统元素,西峰第9窟则是永徽年间的作品,弥勒大佛和十一面观音分别代表了中外文化的交融。观音造像在天龙山各窟中繁多且各异,体现了唐代造像的丰富多样。


天龙山石窟不仅在窟形和造像上与龙门、庆阳、须弥山石窟有相似之处,其存在的时间跨度涵盖了盛唐至晚唐。作为人文景观的代表,天龙山石窟以其成熟精湛的技艺、贴近生活的艺术气息、浓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以及独特的“天龙山式样”,被誉为我国古代石窟雕塑艺术的瑰宝,堪称“小而精”的艺术典范,是中外游客争相欣赏的名胜之地。


扩展资料

天龙山原名方山,海拔1370米,位于晋祠西11公里处,560年(北齐皇建元年)兴建天龙寺,山以寺得名。天龙山胜迹,首推石窟艺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分布在东西两峰,共25窟,雕刻大小佛像500余尊,画像、浮雕、藻井1144尊(幅),石质完整,光源充足,展现着东魏、北齐、隋、唐、五代近三个世纪的艺术杰作,反映了不同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1924年~1925年(民国13年~民国14年)间,外国侵略者对石窟进行了掠夺和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拨款修整,恢复了天龙山胜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