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本来想帮助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和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有过节的另一个人。

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很不喜欢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以戒烟为例,很想戒掉烟瘾,但当好朋友给香烟的时候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戒烟的态度和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扩展资料

费斯廷格区分出4种失调:

1、决策后失调。当一个人必须在各有优缺点的两者间作出选择时,选择后易产生失调。

2、强制服从失调。当一个人受外力影响而采取与信念相反的行为时产生这种失调。

3、接触新信息造成的失调。一个人有意或无意地接触新信息可能使现存的认识受到威胁,从而产生失调。

4、社会支持体系造成的失调。个人的认识受到群体成员的反对,或自己的群体成员身分要求接受新信息时产 生这种失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认知失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认知失调理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认知失调理论为费斯汀格于 1957 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所提出,认知失调论的基本要义为,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该理论在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的主要理论,故而被广泛用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的重要依据,认知失调论是动力心理学的一种新的观点认知失调是由费斯汀格提出的,是指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的认知成分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如做了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为了正确理解失调论的含义,我们必须注意下面两点:首先是有关“认知”的概念。在费斯汀格的原意中,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被定义为认知结构中的“要素”,一个要素即一个认知。它们是一个人意识到的一切。它们可以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的认识,也可以是对外部客观事物的认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7
第3个回答  2019-12-23
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内容是什么,那种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