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作业和考试时耳边一直放不存在的音乐?

自从出现了一次考试中耳边开始放音乐之后,我一到做作业、考试的时候,只要一分神,或者窗外附近有人在放音乐,我的耳边就一直回响着挥之不去但又不存在的音乐,学习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我越想将其“关掉”它变得越来越响,弄得我十分焦虑,该怎么办啊

应该是耳朵虫吧,基本没有治疗的方法,因为不是病。我找了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耳朵虫
编辑

Earworm(耳朵虫)这个词是从德语单词Ohrwurm直译过来的,指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某个片断不由自主地反复在某人脑子里出现的情况,口语中一般表达为“脑袋里粘着音乐”。有研究表明,不同的人对“耳朵虫”的感受度是不一样的,但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在某个时间受到过“耳朵虫”的侵扰。
目 录
1现象
2提出
3引起耳朵虫现象的5大异曲
4耳朵虫由来
1现象
某天早晨起床,脑子里满是一首歌的旋律,刷牙洗脸的时候嘴里不由自主哼出来的也是这首歌,走在上班的路上,耳边还是它的旋律。难道是晚上睡觉梦到这首歌了?别慌,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叫做earworm(耳朵虫)。
2提出
精神分析专家西奥多·雷克把这种现象的精神动力特性称为“萦绕在心头的旋律”,该现象的另一个科学名称是“非自主音乐想象”,简称INMI,是由神经科专家奥利弗·塞克斯在2007年提出来的。
3引起耳朵虫现象的5大异曲
《气球》《fallen》《甩葱歌》《圆周率之歌》《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众多网友表示,这5首歌,任意一首要是连续听上2小时以上,肯定会出现这类现象。
4耳朵虫由来
“耳朵虫”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来的呢?科学家收集了从BBC音乐台听众中收集的数据,通过人们所报告的产生“耳朵虫”的情况,大致可以看出大部分“耳朵虫”都是由人们接触到的声音、想法触发来的。例如,70年代的老歌会诱发人们脑海中回想起老牌摇滚乐队的歌曲;其他的歌曲则可能源于回想到的野营的场景,甚至是工作中的压力或者无聊。
因此心理学家认为,“耳朵虫”现象和19世纪德国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的创始人)提出的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有关。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往往都是根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而存储的。有一些提取的线索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触发相关的信息。譬如看多了由“最炫民族风”伴奏的各种视频,下次看到有节奏的舞蹈,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来了。
此外,产生“耳朵虫”的旋律也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都存在一个反复出现的节奏。这种周期性的节律让旋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就好像没有尽头一样。辛辛那提大学的市场学教授詹姆斯·凯拉瑞斯(James Kellaris)就统计了一个 “耳朵虫”排行榜,其中高居排行榜前列的歌曲包括James Blunt的《You’re beautiful》,电影《碟中谍》的主题曲。这些歌曲大多具有强烈的节奏,而且音乐的主题周而复始地持续出现。在毕曼的研究中也有着类似的结果,他发现耳朵虫的旋律一般都只是音乐中的一小段,其中33%是经常“周而复始”的副歌部分,27%是歌曲的其他部分,只有28%的情况重复的是整首歌曲。简单,鲜明的节奏,让“耳朵虫”一旦出现就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耳朵虫”并非出现在耳朵里,而是一种纯粹的来源于大脑的神经活动。达特茅斯学院的心理学家发现,当“耳朵虫”出现时,大脑的反应和听到音乐时的反应类似,都引发了大脑听觉皮层的活动。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只是通过想象,负责听觉信息处理的听觉皮层也会活跃起来。这种“听觉想象”活动生动地重现了我们听到旋律时的大脑反应。
“耳朵虫”和强迫症或精神疾病里出现的“幻听”也有所不同。虽然有些强迫症患者脑海中也会持续地出现的音乐旋律,但带给人的感受是非常痛苦,难以摆脱的。但耳朵虫通常是无害的,只是短暂地出现,并不会给人带来长时间的折磨。而精神疾病中的“幻听”往往是真的能“听”到声音,而“耳朵虫”只是在脑海中想起的旋律而已。
原来“耳朵虫”并不是真的虫,只是大脑接收到信息后情不自禁的一种反应。而且看来所有人都难免和它邂逅,并且一时半会也摆脱不掉。在毕曼的调查中,46.67%的人会选择听或唱其他的歌来赶走耳朵虫,25.71%的人会用读书,聊天等方法转移注意,另外18.1%的人则选择任由它而去。效果最好的恰恰是最后一种,这正顺应了心理学上的自我控制的逆效应。越想赶走的想法就越难以摆脱,反其道而行之,却能起到消除的效果。所以下次遇到耳朵虫的时候,就不妨就让它在脑海里飞一会,享受一下那美妙的节奏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2
有点幻听吧,其实也比较正常,我也出现过,要是你觉得严重的话就先去心理咨询下比较好
第2个回答  2013-11-02
孩子,你幻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