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纣王的军队真的是临阵倒戈吗

如题所述

周武王伐纣,这个故事人们耳熟能详,是因为《封神榜》的热播导致这个故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是,古代周武王伐纣真的是一帆风顺的解放斗争吗?

周武王的讨伐商王朝,不是自上而下的推翻政府,更像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就像是清朝入关一样,带有附属国的色彩。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古代的分封制制度,因为古时候地广人稀,人们群居生活,就算人们占领统治了这个地区,但是交通的不便利导致统治者的信息没办法有效传递,所以就把地分出去,你去管理,我封你为诸侯,你认我老大,每年给我上贡,我罩着你,我让你打谁你就打谁,所以古代有很多的诸侯,慢慢地诸侯也会壮大,成为向国家挑战的诸侯国。所以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在战争期间,商人的军队是怎样表现的。

古代《尚书》一书中《武成》一篇中,有对决定纣王重要一战牧野之战的描述,上边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凶残场面,说武王杀了很多的商人,乃至“流血漂橹,赤地千里”,这应该是对但是场景的真实描述,应为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家,国的概念,为国而战已在人们心中,所以商人不会临阵倒戈,但是为什么后人会掩盖事实呢?

周朝后的春秋时代,思想解放,儒家的思想流行,孟子死活不肯相信流血漂橹,因为不符合他宣传的思想,否定了《尚书》一书中的《武成》一文,还说出了“尽信书,不如无书”。

后代学者,受孟子的影响,就开始营造武王不容易推翻纣王的暴政,所以,以至于被司马迁也采纳进《史记》一书中。众所周知,中国改朝换代,每次都是死了大量的人,人口常常锐减一半。改朝换代,兵不血刃,是不可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2
其实并没有什么临阵倒戈,《尚书·武成》的牧野之战是“流血漂杵、赤地千里”,周武王灭商一战可是大开杀戒的。但是几千年后的亚圣孟子不答应,他要强行解释周武王代表的是至仁,而商纣是至不仁。至仁打倒至不仁,怎么可以“流血漂杵、赤地千里”呢?所以说了一段以主观歪曲历史的唯心主义的话,“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于是后代以亚圣为师表,不断加工和艺术创作,最后以司马迁的《史记》集大成,终于出现了商人临阵倒戈的好莱坞式的战争故事。当然史记不是终点,后人仍在继续改良,比如本朝就以阶级斗争立场为出发点,再度分析出了商军为何倒戈的“真相”,就是商军临时拼凑的部队,应该是东夷奴隶什么的,三十万奴隶不忍压迫,临阵倒戈。先不谈商周的时代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奴隶社会,但就那三十万的东夷战争奴隶,岂不等于东夷差不多灭亡了?而不少史料表明,周武王在牧野之所以获胜,就是因为商军主力去了东方,在和东夷征战。既然商军在首都都有不下三十万的东夷奴隶,东夷不是早就应该被消灭了么?还记得周武王十年的孟津观兵事件么,因为商纣的军队突然回来了,所以周军在已经会盟的情况下,又灰溜溜跑回去了。还有周武王牧野战前,几次向姜子牙确认问卜的典故,那个看起来很怂包的周武王,敢正面刚商纣军主力,打死我也不信。《论衡》作者王充就有评说:“察《武成》之篇,牧野之战,血流浮杵,赤地千里。由此言之,周之取殷,与汉、秦一实也。而云取殷易,兵不血刃,美武王之德,增益其实也”。可见对亚圣以及太史公,临阵倒戈的艺术加工,历史上不是没出现过怀疑者。
鲁迅曾对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个是真的进行过讨论。得出,这两种不同的说法里边,也正映着中国人在历史观里所表现出来的“劣根性”,那就是对于成功者和失败者的不公平看待法:一味地踩踏失败者,而全面美化成功者。
关于仁者无敌,至仁兵不血刃至不仁,根本是脑补不成立的论点,最有利的证据就是秦末大泽起义的故事了,对暴秦而言陈胜的义军应该属于仁了吧,结果呢?骊山的七十万囚徒,照样打的义军全军溃败。至仁伐至不仁的临阵倒戈没发生?从二战的美日太平洋战争,到本朝伟大的解放战争,没有那个正义的一方,可以完全凭借所谓至仁,而不通过武力去扫荡至不仁的。
牧野之战中临阵倒戈或许有,但却不可能是一触即发,没开打就全面倒戈,那些奴隶军或许会见风背反,加入周军的阵营。然而未开战就放弃抵抗,甚至直接临阵倒戈的情况,那是电视剧里才会发生的情景,军队是有指挥和督战机能的,不是谁谁正义能量爆发就能像魔法buff一样,直接干预让对方倒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