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功劳这么大,死后为什么被清算?

如题所述

历史学家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

1、这是君臣之间十年积怨的总清算:

在封建王朝里,君权和相权是一对相依相克的矛盾。君权过于弱小时,需要强大的相权来支撑;而过于强大的相权,则会矮化皇室,遭到帝王的忌恨。

张居正开始辅佐神宗时,小皇帝年仅十岁,为了稳定政权,神宗母子都对张居正有所倚赖,尊重备至,言听计从。

但是,这位元辅对小皇帝管束过严,干涉过多,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开始了由亲近、尊重向着畏惧、厌恶的方向转变。这一点,过于自信的张先生并没有察觉。

张居正以严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小皇帝,每天布置功课,如果小皇帝没有认真背诵或领会,就会遭到严厉的斥责。

但是,小皇帝逐渐长大了,成人了,开始懂得了皇上的权威和分量了。而张居正仍然把持朝政,作威作福,甚至对他的宫闱生活也说三道四,这使得神宗对张居正的态度向着仇恨方向迅速逆转。

权高震主,是为臣之大忌;张先生却是自鸣自得,浑然不觉。岂知,他所揽之权,就是神宗之皇权;张居正的高大显赫,就反衬出神宗的卑微猥琐;群臣对张居正的恭维,就是对皇上的蔑视。

成长起来的神宗必然要扳倒张居正,夺回皇权,一消这十年的积愤。即使张居正不死,这场君权和相权的斗争也将在短期爆发。

而在封建社会里,权力的天平总是向着君权倾斜,因此,张居正的覆灭和被清算是必然的。

2、这是走出张居正阴影,一展帝王雄威的大决策:

张居正死了,神宗皇帝就可以乾坤独断,一展帝王雄威了。这就是神宗皇帝充分展示他的大度,极尽哀荣地礼送张居正归山的根本原因。

但是神宗皇帝没有料到,张居正虽然走了,却是阴魂不散,自己仍然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中。每有诏令,群臣就会观望、比较,假如张先生在,将会怎样决策;

每有行事,神宗皇帝也会自我掂量,假如张先生在,将会怎样评判。张先生的阴影仍然高高地悬立在朝堂之上,俯视着神宗,使他自卑,自疑,猥琐,狼狈不堪。

他的自尊心、虚荣心受到极大的创伤,与此同时,他的逆反心理、仇恨心理也开始极度膨胀。他愤慨,激昂,烈火中烧,不能自已,就像咆哮在火山之下的岩浆,必欲冲破压顶的山石,一吐胸中之块垒而后快。

最初,他用温和的手段割舍他的“大伴”,他感受到了一种无羁无绊的轻松,独来独往的愉悦,以及隐秘于心灵深处的邪恶的复仇的快感。这使他惊奇,震动,也受到启发和诱惑。

于是,他决心粉碎这座高立于庙堂之上的偶像,搬掉压抑在他心灵之中的块垒,扫荡笼罩在他头顶之上的阴影。

3、神宗的贪财好利,也推动了清算的进程:

《明史纪事本末》中记叙了明神宗查抄张居正荆州老宅之前与皇太后的一段对话。

这一年,神宗的同母弟潞王已年满十六岁,该议婚了,可操办婚礼的银子还有一多半没有着落,慈圣皇太后一想到此事,就感到烦心。

神宗听了,满不在乎地说:“这事您别着急,我有办法!现在朝中的这些官儿们都无耻极了,他们一定是看冯公公、张太师权大,把好多钱财珠宝都作为礼物存放在这两家了。”

扩展资料: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重于经济的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

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

经过这次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国库积银达六七百万两之多,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足够支用十年。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这就使得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张居正死后为何会被抄家:皇帝贪财想从中捞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27

张居正是中国古代比较知名的政治人物,明朝万历年间,官至内阁首辅,权倾朝野,在任期间推行一条鞭法,使明朝的经济得到极大提升。但因为平时生活放纵,身体过度透支,年仅五十余就去世了。他死后万历收回了对他的一切封赏,几呼从坟里拉出来鞭尸。为什么一代权臣,最终落的如此下场呢,我们试分析之。

张居正

万历皇帝少年继位,李娘娘在后宫垂帘,通过大太监冯保和内阁首辅张居正掌控朝堂,李娘娘和冯保,对张居正都特别信任,所以张的权势,按他自己的话说“吾非辅,乃摄也”,就是说,我不是首辅,是摄政,可见其猖狂。整个内阁四五名辅臣,全成了他的提线木偶,只能跟在他后面唯唯诺诺,权势的过度集中,让张居正的心开始膨胀。这种膨胀,特别是面对万历皇帝的时候也毫不掩饰,为他以后被清算埋下了伏笔。

万历皇帝因为年幼,需要学习,张居正做了万历的老师,在教育万历的时候,从来都是不假言辞,非常严厉。比如万历吃饭的时候,多吃了几块肉,张居正即大加批评,让万历从小节约,外面百姓都吃不上饭之类的。万历和宫女调笑一下,张居正也会非常严厉,要求万历做君子,不能喜好渔色。可想而知,年幼的万历皇帝,非常害怕张居正,在万历登基前期,他对张居正也是非常敬重的,但是,随着万历年龄的增加,特别是,当他知道,张居正每天吃饭,山珍海参必不可少,府中光姬妾就有数十人之多的时候,他心中对张的憎恶之感与日俱增。

张居正和李太后

张居正为了权势,挑战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底线,天下很多官员表面对其言听计从,内心深处其实很不耻其为人,具体表现在夺情事件上。张的父亲,年龄太老而去世,这在当时,不管你身居何位,父母去世,必须要丁忧三年,就是说,这三年,必须在家闲居,给父母守心丧。这是中国儒家共同遵守的一个孝道。而张居正为了官位权势,自己安排策划了一出夺情的好戏,他一面给皇帝上折子说是要丁忧,他手下那些小弟们,一面也给皇帝上折子,请求皇帝夺情起复,最终李娘娘拍板,夺情。所以张居正父亲去世,他没有守丧,反而继续做官,这让同是儒家的其他文官们,非常不耻。

张居正和李太后

张居正去世之后,万历皇帝经过一系列手段,终于正式亲政,手中有了真正皇帝的权力,这个时候,再想起之前张居正的种种所为,万历非常生气,直接下诏,剥夺了张居正的一切封赏,圣旨中有一句话“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就是说,论起你的罪,应该从坟里拉出来鞭尸,但暂且免了。而张的家族,几个儿子,全被发往偏远地方戍边。一代权臣,最终下场实在堪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0
秦惠文王干掉了商鞅却没有废除商鞅的变法,使大秦日益强大终统六国。而万历这个昏君不但清算了老张连老张的新政一道废除,大明从此走上一去不复返的堕落之路。因为万历被压抑的太久太狠,老张过于强势没有处理好君臣关系,没有摆正位置,再亲再近也是臣,嗨,可惜了老张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