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该说法从何而来呢?

该说法从何而来?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出自《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这里的山东山西并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山东省、山西省,而是指崤山,在今河南省西部,洛宁县西北,长安(今陕西省西安)、洛阳之间的黄河流域,常与附近的函谷关并称崤函,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重地,地势险峻,自西周以来便是沟通关东和关中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崤山以东为山东,崤山以西为山西。

班固在文中已经解释,“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尚)勇力鞍马骑射”。翻译过来:泰山以西的天水、陇西、安定、北地等地与羌人、胡人很靠近,民间风俗就是讲解学习武装战备,崇尚武力骑马射箭。简而言之就是山西地处蛮荒之地,与游牧民族相邻,战事频繁导致民风彪悍~

据统计,中国从秦朝到清朝各省宰相数量河南有220人,陕西有有127人,但是甘肃只有11人,四川有20人,可以看出崤山以东地区的宰相数量相比其他地区确实较多,尤其是河南地区。再来看看名将:河南21人,山东15人,山西13人,陕西17人,看得出来崤山以西名将比例确实很高,自秦以来,白起、王翦、傅介子、李广等众多将星皆出于“山西”。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中写道“谚曰:关西出将, 关东出相。”这里的关西关东也是指函谷关一带。

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可见齐鲁地区的文学繁盛离不开儒学,还有“齐鲁儒学之盛”之说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这也给了“山东”地区人才崛起的机会。这就是“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由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0
最早的时候出自《汉书》,这种说法其实是真的挺可信的,应该是结合了当时的情况得出来的。
第2个回答  2019-09-10
这个说法出自《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是因为山西出非常多的武将英雄,在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山东也相继人才辈出。
第3个回答  2019-09-10
山西”是名将的主产区,自秦以来,白起、王翦、傅介子、李广等众多将星皆出于此地,即便延至后世,相比其他地区,“山西”也是名将辈出。
第4个回答  2019-09-10
最早出自于《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山东和山西指的是崤山以东和崤山以东的两大地区,而不是现在的山西和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