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这种说法,究竟是怎么来的?

究竟是怎么来的?

人们常常有“江南的美女,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样说法,其实,在更早的时候,还有“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无论怎样解读,我们都能窥见其中蕴含的道理。举个例子“江南的美女,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就是一句典型的总结。陕西黄土埋皇上,至少向我们讲清楚了三个意思:一是陕西这块土地,是黄土地。二是这块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帝王都。无论是人文始祖皇帝、炎帝,还是以后建立在关中平原的帝都。三是这里居住生活的皇帝是最多的,埋葬的帝王也是全国最多的。

中华民族历史烙印最深的周秦汉唐均在陕西建都。江南的美女,那就更容易理解了。水韵江南,气候湿润,那里生长的女孩,皮肤白净、气质较佳,是历朝历代出美女的地方。山东将,那就更容易了。不论是现代电影,还是近现代史,齐鲁大地的土地上孕育了一大批的将领。

但是,从历史上看,“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则更为准确。山东这个地区,是著名的齐鲁大地,齐国首任国君姜子牙是著名的西周丞相;鲁国的国君是周公,这也是辅佐周王的著名忠臣。自秦代以来,山东这块地方,人杰地灵,为国家贡献了一大批的德才兼备的宰相之才。例如汉代,就出了12个丞相。

山西出将多,这与其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山西这块地方,往北就是草原民族的栖息地,几千来草原民族向南侵扰的方向,大多自山西而来。因此,在抗击外敌的过程中,这块土地上的男人,就变得越发彪悍,将帅之才一个接一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这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书》一书中,这里的山东、山西并非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山西省。而是指的崤山、华山以东、以西。意思是这两道山以东多出相才,以西多出将才

自古以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其实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历朝历代培育的乡土文明对于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深深的影响着人未来的发展。

而自古以来就有“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其中的山指的是崤山、华山,整体上位于河北、山西一带。而这一说法自出现之后也为后人所赞同。

其中出自崤山、华山以东的相才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蔺相如、商鞅,秦朝时期的李斯,还有西汉时期的萧何、张良、陈平等等,他们的智谋让人所敬仰。

而出自崤山、华山以东的将才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白起、王翦,秦朝的李牧,还有汉代的李广,其英勇仍然惊叹。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我认为大体的原因是这样的:山东大多处于平原地带,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一般在不管是战乱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能混口饭吃,这给予他们足够的世间和经历去钻研学问,钻研经典,一句话,就是多读书,而这是一个相才必修之路。

相反山西一带,位置偏僻,不利于百姓的农业生产,但是有利的方面是靠近塞外匈奴,常年处在战乱之中,这样的环境对于他们带兵打仗起到了磨砺作用,无形之中将他们培养成了将才。

第2个回答  2019-09-29
自古以来,就有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这样说是有历史依据的。在我国历史上,山东出了许多的丞相,而山西出了非常多的大将,人们根据这种现象就有了这种说法。
第3个回答  2019-09-29
这种说法是根据在古代时候,山东就是多出宰相这类的人才,而山西则是有很多的将士。
第4个回答  2019-09-29
这句话是出自后汉书的,应该是根据朝代当时的人才分布情况来定的,山东读书人多,而山西将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