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常说“自律就是自由”?

如题所述

自律就是自由。

自律决定了个人机器的运转,决定了你的执行力,决定了你能否成为更好的自己。自律意味着“我思故我行”而不是“跟着感觉走”。 为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事情,很多时候,自律会需要牺牲当下的享受和刺激。自律是对自我的控制,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

据说史蒂夫·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九点前把一天工作做完。乔帮主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

对于很多人而言,自律是一个令人不快的词,因为它通常等同于自由的缺失。但事实却正好相反。“人不律己,便是情绪、食欲和情欲的奴隶。”( Stephen R. Covey )长远看来,缺乏自律反而会丧失自由。自由通常建立在特殊技能和能力的基础之上,例如会一种乐器或是会说一门外语。

因此,是自律你驱使你达成以下目标

坚持完成一个想法或是项目,即便最初燃起的激情已消褪;

坚持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虽然你只想当一只看电视的沙发土豆;

自觉早起;

忍不住要打破节食计划的时候拒绝诱惑;

每天只在特定时间查看新邮件。

如果你也在努力想要做到自律,好消息就是自律确实是可以培养的。

1自知之明

自律意味着根据你定下的最佳选择来行动,不管当下的感受如何。因此,自律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自知之明。因为你需要做出能反映出你的目标和价值取向的最佳选择。这个过程需要自省和剖析自我,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想到的都写下来。强烈建议大家能够花时间把自己的目标、梦想和宏图都写出来。如果能把这些总结成一篇人生任务表就更好。

2头脑清醒

自律依赖于大脑清醒的自我意识,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想想看,如果你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毫无约束,那你又将如何自律呢?

当你开始培养自律的时候,你会瞄准自己的无自律行为,比如咬指甲、偷懒不去健身房、吃蛋糕或是经常性地查看邮箱。自律的养成需要时间成本,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必须意识到自己哪些行为缺乏自律。假以时日,这种清醒的意识会来得越发迅速,在事情发生前就提高警惕,而在行为发生之前就已经警醒。这样一来你有机会做出与自己目标和价值观更加吻合的决定。

3坚守自律

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地写出你的目标和价值观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在心中无比坚信与坚守这些目标和价值观。否则,如果闹钟在五点响了,你会觉得“再睡五分钟”情有可原;或是“三天打鱼”后,你会纠结要不要“两天晒网”。

但是如果你在奋斗中带着信念,在做决定时头脑清醒,下定决心就说到做到,包括做到什么以及如何做到都要实现。我建议,你可以系统性地对这种信念进行追踪。就像俗话所说:“有标准才能有提高”。

4充满勇气

要真正做到自律难于上青天。你的情绪、食欲以及激情都将是这条路上的强大拦路虎。因此,自律人必是心中无畏的勇者。鼓起勇气去直面即将遇到的痛苦和艰辛。随着你不断累积零星的成功,你会变得更加自信,自然而然地,由内心的勇气支撑而来的自律也会随之而来。

5自我提升

当你面临挑战,你不妨和自己对话,鼓励自己、让自己放松下来。归根结底,这种自言自语才能够唤醒你的目标、你的勇气,增强你的信念并让你对手头的任务更加明了,“律己的艰辛总甜过懊悔的苦果。

前华人首富李嘉诚以勤奋自律著称。他的作息时间非常有名:不论几点睡觉,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读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开始工作。数十年如一日。自律几近自虐。

牛人都是狠角色:自虐和虐他,必居其一,或者两条都占。许多商务人士像职业运动员一样管理自己:作息、饮食、习惯、爱好、体力、欲望等……首富王健林的一日时间表风靡网络,时间排得满满的。

自律是生活的基石:令行禁止,则容易走上轨道,发现错误,修复错误,表现越来越好,生活明亮,中气十足;令不行禁不止,则容易溃散混乱,屡错屡战,屡战屡错,“明明知道但就不这么做”,沮丧内疚,乱成一团。

把自由当做人生目标,它会有三个维度: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和角色自由。它看起来并非不可企及,但这也需要十几年的精耕细作,连续稳定的正向积累,脚踏实地的点滴付出,还有持续不懈的自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4

自律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安排好时间做什么。可以说,我们几乎是从初中开始有了这种自律,有些人或许要到高中,或许要到大学甚至是进了社会才有的自律。自律是一个习惯,不需要在别人的管束下就会自己主动的做事情,这也是一种自由。因为他们是主动安排的时间,主动做事情,而不是被动的。

在学生时代,大家都是渴望着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放假,因为只要空闲下来他们就可以有自己的时间了。

或许人们会认为自由应该让自己娱乐之类的,而自律应该是做一些和学习有关的事情,但并非是这样就叫自律与自由。有自律的人,除了会做一些与学习有关的事情还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仅仅是在学习上,哪怕是主动打扫房间以及其它的家务活都可以被叫做自律。因为主动打扫房间干家务活都是一种自由,没有谁规定了自律就得做大事,也没有规定自由就一定是放松娱乐。

我们每天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序,做个时间的主宰人,有人问你为什么把事情做得这么有秩序,你或许会答“这是你的自由”,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自律。因为你想这么计划,这是你的人生自由,同时,也是你自我控制规定要做的事情,是别人无法住宰的。在这种意义上,我们都认为自律几乎等同于自由。所以不要把自己的第一感觉当做是定义,就相当于一加一是不是等于二。

第2个回答  2017-10-25

其实,自律的人他们一般都是自由度比较高的人。因为他们懂得自己一天如何的去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所以,他们要比一些没有计划的人活得要更加的自由。比如说,他们今天要看多少本书,要干多少件事情,他们就会准时的完成。而不自律的人,他们就会有一些心想觉得我今天不完成,也没有什么。可以下次完成。反正又没有人说我。所以,他们每次都会在担心自己的工作做不完。可是自律的人,他们就不会存在这种现象发生,因为他们都会早早地安排自己把这件事情做完,做完了之后,他们就可以去玩了。而且,这样的话他们的自由度要比我们这种不会安排生活的人的自由要更加的多一些。

因为在我的身边有一个朋友,他就是那种你每天他都不学习不可是他做事情却比我们做得都快,他比我们现在过得都好。因为有一次我问了一下他,他说他每天会在早上的时候把自己今天要做的所有事情都做完,之后他就会直接的去玩。而且,如果他今天这些工作没有做完的话,他一定不回去玩,就算别人叫他他也会告诉别人我今天有点事情,所以他每次的工作或者什么事情都比我做得快,因为我这个人是一个比较喜欢拖拉的人,每次我做事情总会觉得,如果老板不催我交工作,我一定不会按时给他交的。

但是这样的话你的工作拖得越来越久的话,你每一天都在想着自己工作的事情,你出去玩也在想着自己的工作,事情多都摆脱不了自己的工作。因为你的工作没有完成,你的内心就是有一种负担。你觉得如果今天不完成的话那你明天还是要完成。

第3个回答  2017-10-24

想象一辆火车,铁轨对它来说是一种束缚,也可以说一种自律。但是它在铁轨上跑是更自由的,更能发挥他的速度。确实当它没有铁轨没有这种束缚之后,从某种程度上更自由,但它其实跑的漫无目的漫无方向,这更不自由,它被自由束缚了。

如果我们对自由的定义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反而会不自由。就像我这大学生活,大学的时候真的可以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真的非常自由,但是过得很空虚,其实那对我来说,大学的这种生活更像是一种束缚,让我活的没有方向没有目的,让我不自由。所以没有自律的生活,是得不到自由的。

再比如说你想自由的去弹奏吉他,那么首先你需要有自律,你需要付出时间,付出精力去学习吉他。这从一种程度上来说是牺牲你的自由去学习吉他。但是你最后得到的却是真正的自由,那时你可以自由地弹奏吉他,想弹就弹,而不会想弹的时候不能弹,也可以自由的弹唱一些歌。

再比如说,两个人在恋爱中,其实他们都会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也是牺牲自己的自由,但是他们在这样的爱中的关系却是更自由的,他们可以自由的享受这样爱的关系。如果没有自律,在恋爱的同时喜欢别人,他们得不到享受爱的自由。

我们一味的追求自由的话,我们反而什么也得不到,甚至我们的自由也得不到,我们被束缚在自由的观念里了。

第4个回答  2017-12-15
不自律的人,都是相似的;自律的人,各有各的过人之处。自律是对自我的控制,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自律决定了个人机器的运转,决定了你的执行力,决定了你能否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