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自律方能自由?

如题所述

Q1:能不能自律究竟有多重要?
A:
1、人生的核心问题就是自律。自律是指我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有原则地对待事物,能够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比如:即使在最初的热情褪去后,你仍然能继续完成一个想法或工作项目;即使非常想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你也还是起身去健身房锻炼;即使百般困难,你仍然能够每天坚持早起。

《意志力》一书说:”最主要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核心都在于缺乏自我控制——不由自主地花钱借钱,冲动之下打人,学习成绩不好,工作拖拖拉拉,酗酒吸毒,饮食不健康,缺乏锻炼,长期焦虑,大发脾气……”

2、自律方能自由。《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说:”不自律的人就是情欲、欲望和感情的奴隶。”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譬如有人厌倦了上班的朝九晚五或是经常加班,于是向往所谓的“自由职业”,却不料“自由职业”是建立在强大的自律能力之上,自由无处寻,生活一团糟,住的地方如强盗洗劫了一般:脏衣服堆满了墙角,茶几上摆满未洗的咖啡杯,吃空的饼干盒和咬了一半的巧克力散在地板上……体重也蹭蹭蹭地往上涨。

自律和自由之间的关系,就好比风筝和线,看似线在束缚着风筝,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这根线,风筝才能飞翔,离了线的风筝只能坠落。

3、自律者更成功。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米歇尔曾召集了数百名4岁大的幼童,把他们留在一个房间里,并告诉他们:“我给你一颗棉花糖,然后给你15分钟。如果我回来的时候这颗棉花糖还在这儿,你会再得到一颗,这样你就会有两颗。”结果发现,关门期间,三分之二的孩子把棉花糖吃了。

14年后,米歇尔对这群已然18岁的孩子展开了后续研究,结果发现:那些几乎不能等待的孩子,都比较自大,在他人眼里是顽固、爱嫉妒、容易受挫的人;而那些能够管住自己直到实验人员回来才吃棉花糖的孩子,则具有更好的社交技巧、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和可靠性,他们更坚定、更守信、学术成绩也更好。自律的人,因为能看到长远价值,而选择牺牲部分的短期价值,从而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Q2:为什么一个人无法自律?
A:
1、每个人都能自律。自律,是一种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所谓的“三思而后行”就是你意志力发挥作用的过程。当你面对诱惑时,“三思”能够让你慢下来,意识到内在的冲突,此时大脑和身体会做出反应,帮助你放慢速度、抑制冲动。

但为什么很多人无法自律呢?如果用《第4课:资源》的视角来看,自控力是个体的珍贵资源,总量有限,难以透支,使用不当,就会出现无法自律的现象。

2、从自身来看,难以自律是因为冲动思维胜过理性思维。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思维系统:系统I(冲动的思维活动,i是英文冲动impusive的首字母)和系统R(深思熟虑的思维活动,r是英文理性的rational的首字母)。

系统I可以让我们在没有意识到现象背后发生的一切时,就迅速而机械地做出反应。它具有迅速、情绪化以及概括性等特点。系统R则是一种理性思维系统,总是不停地发问,又不停地寻求答案。由于决策需要占据资源,因此我们通常采用I系统。本质上,所有的习惯就是I系统行为。譬如每天刷牙形成习惯后,你几乎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完成刷牙这个行为。

当你需要做出一项重要决策,比如说要养成阅读打卡的习惯,或者是你察觉到你不自律的时候,你首先要自问:我启动了R系统了吗?然后再问自己的R系统以下三个问题:

①我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设置参看《第1课:目标》),因为目标能提升自律,有了目标就有自律的勇气和动力;

②能否借助外力提高自律能力?因为自身的自律资源是有限的,一旦透支就难以自律。比如有人要写论文,老是拖,于是与朋友约定:朋友帮助督促,如果这个月写不出来,就要付1000元给朋友。

③自己情绪是否低落?因为情绪低落时,我们更容易屈服于内心的诱惑。此时容易放纵,结果后悔,自我感觉更糟,继续放纵,于是陷入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情绪低落时,你要找到对自己有效解压的方法,比如运动、音乐、冥想、旅游、阅读、与家人朋友相处,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等;失败的时候,请原谅自己。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更有可能成功,你可以事先预测自己什么时候会受到诱惑和违背承诺,想象一个不让自己放弃抗争的具体办法。
同时,为了保持自律,你还要避开4个误区:

①道德许可。当我们做了自己认为好的事,就会感觉良好,而这就为自己后续的胡作非为开了绿灯。比如:你准备考研,第一天,你奋战了24小时;第二天,当你不想起床时,你会告诉自己:昨天我那么勤奋,那么早上多睡会也没什么。

察觉到自我在道德许可时,要取消许可,牢记理由。当发现自己在用曾经的善行给现在的放纵作辩护时,停下来想一想做“好”事的原因,而不是你应不应该得到奖励;其次要告诉自己明天和今天毫无区别。我们不断期望明天能做出和今天不同的选择,但这种期望是错误的。

②虚假奖励。当大脑发现获得奖励的机会时,它就释放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会告诉大脑其他的部分它们需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让贪婪的我们得手。比如,我们明知应该开始工作,而不是刷朋友圈,却总觉得再刷一会就可以得到满足,于是不停地刷。因为多巴胺会促使人们期望得到奖励,但不能感觉到获得奖励时的快乐。也就是说,大脑会错把刷朋友圈、微博的渴望当作快乐的保证,从而去追求那些不会真正带给我们快乐的东西。

应对“虚假奖励”,你首先要告诉自己大脑的奖励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多巴胺可以激励我们的大脑,但也时常让我们失控。如果你总是拖延着不做某些事,试着把它和那些能促进你多巴胺分泌的事联系在一起,例如将枯燥的文书工作带进自己喜欢的咖啡店;其次是测试奖励的承诺。当你做那些大脑告诉你会快乐但似乎无法让你满足的事,比如刷朋友圈、吃零食、购物等浪费时间的事,注意观察放纵时的感受:和你的期望比起来,它是不是真的会让你变得快乐?

③及时享乐。你是不是常常想着,今天的衣服放着和明天的一起洗?今天早点睡觉,明天早点起来做事?我们为什么容易选择即时的满足感?因为大脑的奖励系统还没有进化到能对未来的奖励做出回应。而看不到直接的奖励会让奖励变得抽象起来,对奖励系统的刺激作用也会减少。所以,当我们和诱惑正面交锋的时候,我们只愿意选择短期的即时的奖励。

应对“及时享乐”,你首先告诉自己在所有诱惑面前等待十分钟。这10分钟内,你要想象长远的目标,以抵抗诱惑。其次是预先对未来的自己做出承诺。遇见未来的自己,尝试给未来的自己发条信息,具体想象一下未来达成目标的自己。

④ 过度自律。大脑的思维由“操作”和“监控”两套系统完成,“监控”寻找被禁止的内容时,它会让人不断想起要寻找的目标。试图不去想某件事,它就会一直萦绕在你的脑海中。而当一个想法频繁出现、难以摆脱时,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它是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然而这不意味着这个想法是真实的,也不意味着这个想法很重要,它只是大脑的一个自我欺骗而已。

比如,当你下定决心要改掉玩电脑游戏的不良习惯时,你的大脑自然会告诉你“我不想要电脑游戏”。可是,当你脑子里全是游戏时,你就会控制不住自己,转而又开始玩游戏。当人们试着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这就是“讽刺性反弹”。

应对过度自律,你首先告诉自己忠于自己的感受,但别相信它。当你的脑海里产生各种不同的想法时,不要试图去控制它们,接受它们的存在,但不要相信。一旦观察到这些想法和感觉,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想象这些想法像浮云一样逐渐淡去;

其次要驾驭冲动。当欲望来袭时,注意到它,提醒自己预先做出的承诺。如果你关注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自己不想做什么,就可以避免“反弹”效应带来的危害。

3、从外部来看,难以自律是因为受别人不自律的传染。我们的大脑里有一种“镜像神经元”,其任务就是注意观察其他人在想什么,感觉如何,在做什么。这样的大脑神经元常常使我们的意志力失效,失效的形式主要有三种:①无意识的模仿,如两个人谈话,一个人叉手,另一个人也会叉手;②传染情绪,比如同事的坏心情,会变成我们的坏心情;③当我们看到别人屈服于诱惑时,我们的大脑也可能受到诱惑,比如看到朋友忍不住诱惑买了很多东西,自己也会忍不住多买。

应对“意志力传染”的具体解决方案,包括三个方面:①增强免疫系统,每天花点时间想想自己的目标;②感染自控力:当你需要一些额外的意志力时,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譬如精读读友会会员群里那些会员标杆;③自豪感的力量:公开你的意志力挑战,想象成功后的自豪会让你更有动力。


你的问题  这里有答案  微信公众号 【精读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自由,都是人们一直在追寻的,人人的渴望自由,就如同鸟儿需要天空才能自由翱翔。

那为什么说自律方能自由呢?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在于此。

01

自律就是意志力

自律,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控制,在对的事情上的一种坚持,本质上就是一种意志力。

思维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习惯造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所谓习惯,就是用自己的意志力,去让一种行为,变成一种重复和自然,毫不费力的行动。

往往,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好的习惯让我们终身受益。

02

目标的达成需要自律

通过自律、意志力、习惯,我们才能达到心中的目标,目标的达成需要自律。

每个人都有目标,目标就是我们期望获得到的东西,或者变成我们期望的那个样子,可以是财富,可以是精神。

过上自律的人生才是你通往目标的唯一路径,成功从来就没有什么捷径!

每个成功的人都是靠着自律,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最终变成更好的自己。

03

用自律才能去追寻更多的自由

自律,其实就是控制自己,在对的事情上不断前进。

虽然我们改变不了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只有一个能控制并改变自己的人,才能控制和改变一切。当通过自律,目标快速达成,我们才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去追寻新的目标,一切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地,这就是自由!

感谢大家关注我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李罗伯 , 获取更多价值分享关于职场、生活,我们一起改变成长!

第2个回答  2018-05-14

下面通过我和朋友的不同经历,来说明自律方能让人获得自由。

我是个吃货,年轻的时候,经常为了吃一顿好吃的,穿越大半个北京城。我尤其喜欢吃高热量的甜食、点心,常常是一顿可以吃掉别人一个月都吃不完的点心。

后来为了控制体重,我开始了坚持控制饮食。最近这几年,我从来没有酣畅淋漓的吃过一顿饭。每次吃东西,都是理性和感性做斗争的过程。

油炸的?算了吧。五花肉?只能吃两片。奶油蛋糕太想吃了,只能吃三口。

我经常逛烘焙店,一边逛,一边咽口水,一边在心里劝自己,算了吧,别买了,快走吧。甚至有段时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晚上睡觉前,必须要上网看美食的照片,不看就馋得睡不着觉。

我的一个朋友就与我不同,他吃得很随心所欲,整天酒肉穿肠过、抽烟、熬夜、喝饮料。然后年纪轻轻就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不得不每天吃药打胰岛素,还被医生建议严格控制饮食。

现在,他完全不能吃甜食,水果只能吃圣女果之类不甜的,五花肉、烤腰子、溜肥肠这些高脂肪的不能吃,连鱿鱼,蛋黄,这些胆固醇高的食物也要控制。

跟他相比,我要自由幸福得多了。虽然,我也在控制饮食,但起码我身体还健康,什么都可以吃。

我完全没有轻歧视病人的意思,事实上,他是我非常好的朋友。

只是想通过他的经历,告诉大家,自律的过程,或许不那么自在,但是自律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我们才能有更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