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风险和难点有哪些 定价问题?

如题所述

同业竞争实际上并非混改方案本身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是为了最终公司股票直接或间接上市需要解决的重大议题。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国有企业往往依托于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有着不少经营同样业务的兄弟单位,在某些产品上构成直言不讳的市场竞争。

 若存在此情况,最好在混改时一并解决,参考同业竞争的诸多解决方案,可以对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或其法人主体采取剥离、股权托管、注销并不再经营、承诺在明确期限内条件合适时将业务出售或提请其他单位合并等方法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时至今日不少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下属很可能已经有一些上市公司。对于这些上市公司而言,其营业收入占比很小的某种业务很可能与准备进行混改的国企的主要业务一致。如果是这样,对于准备混改的国企而言,上市公司就与其构成同业竞争。

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可能因为这块业务的重要性不大,未在公开文件中披露同业竞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若面临解决同业竞争方案的抉择,国企集团肯定会选择“保大弃小”,不可能为了未上市国企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而让已上市公司做出让步。



扩展资料:

意义

1、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公司组织形式变革

混合所有制是指界于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所有制结构形式,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混合体。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个经济组织中,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交叉持股、融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相对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而言的。

显然,作为公司组织形式的股份制、有限责任、股份合作、合伙制、两合制等企业组织制度,和所有制结构是不同的范畴;虽然所有制结构不同,但公司组织制度大致相同。

2、混合所有制是经济后续改革的顶层设计

当前将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思路的提法,实际上是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重新界定,是对私有制和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作用和地位的重新认识。改革前,我国实行消灭“私有制”的政策;改革开放后,允许少量个私经济存在,私有制开始在中国出现。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对非公有制发展首次采用了鼓励的提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同等地位,并专门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认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5

1、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国有经济布局仍存在着数量过多、战线过长,资源配置重点不突出,规模不经济,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等不合理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

2、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目前各界最担心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在上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蚕食和侵吞国有资产的情况,引起市场较大关注并一度引发了学界的大讨论。一些人将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视为“一顿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并强烈要求 “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一度使得国企改革停滞。

3、产权保护问题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确保产权明晰、保护严格。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不仅明确“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还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4、外部经营环境的制约

民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展现出强劲生机与活力,并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民营经济仍面临一些有形无形的障碍和困难,其外部经营环境仍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扩展资料: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首先,对国有经济进行准确定位,实施分类改革。 

其次,转换国资监管方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三,完善投资管理体制,放宽非公资本准入条件。  

第四,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

第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企业股份制和公司制改革。 

第六,规范运作、加强监管,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参考资料:人民网-新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及建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8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风险就是很容易导致分散以及资产和控制权的分散难点,就在于控制权的分散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