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依据是什么?请你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回答?大神们帮帮忙

如题所述

对于有不良品德倾向的学生,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看到青少年学生思想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在有利的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本文就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教育问题,提供几点心理学的依据。 (一)消除对立情绪,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 品德不良学生与周围人的关系是不正常的。他们由于本身的不道德行为危害了他人,因而经常受到批评、训斥,甚至严厉的惩罚。他们不仅没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反而把教师和学校对他们的教育看成是“吹毛求疵”、“整他们”,因此,他们对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非常敏感。有戒心有敌意。每当犯错误之后,都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如准备好怎样掩饰自己的错误行为,怎样对抗教师的帮助教育等等。不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不克服这种心理上的障碍。恐怕很难使教育工作收到成效。 要消除品德不良学生的对立情绪,教师应该首先端正对他们的态度,应该用发自内心的爱、尊重以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教师的一片真诚之心,在情感上觉得教师可亲可敬。全国优秀班主任刘纯朴讲得好:“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来温暖,来医治;精神的污染,只有用精神的甘露来涤荡。” 只有师生间的关系好转,互相信任,才能有效地矫正学生不良的道德行为。这是矫正不良品德工作中首要的心理学问题。 (二)培养他们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是个人要求得到社会和集体尊重的感情。它使人珍重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从而成为个人努力改正缺点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之一。但是个人自尊心的片面发展,也可能造成只顾个人荣誉而不考虑集体利益而拒绝别人意见的情况,为此,必须使学生在个人自尊心的基础上。培养起臭体荣誉感,这种情感是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所在集体戍昂肘一种尊严的感情。 它促使学生珍视集体的荣誉,愿意根据集体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与利益去行动,集体荣誉感同时也是人们克服个人缺点和错误的巨大动力。 有的教师认为这些人没脸没皮,自尊心不足、自卑感有余,至于集体荣誉感根本谈不上。其实不然,他们岂止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别人如果能拜倒在他脚下。佩服他们甚至害怕他们才好呢。“称霸”、“拉帮结伙”、“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等等均是其表现。所不同的是这些表现不符合我们社会提倡的道德标准。它们是在不健康道德意识的腐蚀下畸形发展的结果。 在矫正学生不良品德过程中,必需重新点燃起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教师和同学都应该从尊重、爱护、团结的真诚愿望出发,尽量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多采用赞许、表扬、信任和奖励等方法,使他们感到周围人的热情关怀,感到人们不仅看到了他们的进步,而且相信他们完全有力量变得更好,从而激发起更大的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集体荣誉感是集体道德意识的具体表现,它的培养是在自尊心的基础上,结合整个集体主义教育进行的。 (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点,增强是非感。 学生的品德不良,绝大多数是从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开始的。由于对“是非”、“善恶”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当他们在做出某种不道德行为时,意识不到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危害。特别是在道德的情感体验方面,当错误行为发生时,他们不能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从而制止不道德的动机;犯了错误之后非旦没有什么内疚或后悔。有时反而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了不起,引以自豪,这样就往往一错再错。因此,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必须矫正他们的是非观点,使他(她)们能明辨是非,这种矫正是根本的矫正。 提高品德不良学生的是非感与是非观念,靠空洞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从他们现有的实际认识水平出发,应先从小道理说起,否则他们将很难听进去。 这种小道理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1)讲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明确起码的社会道德标准;(2)用“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办法,讲不道德行为对人对己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使他恢复道德理智;(3)结合身边榜样的力量,讲改过自新的光明前途。以增加重新做人的信心。上述小道理常常是他们改恶从善过程中首先迈过的第一阶梯。 (四)增强与诱因作斗争的力量,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品德不良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有时会有所改变。但某些与旧习惯直接有联系的诱因还可能引起他们重犯过失。这就是说,新的行为习惯还没巩固,旧的行为习惯在短期内仍然会影响他的行为。因此。在一个时期内,适当地控制外部条件,帮助他们避开某些直接的诱因还是有必要的。例如,变换生活环境;多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有益活动等等。这种帮助是必要的,但总的来说却是消极的,更重要的通过教育与鼓励,使他们产生并且不断加强与错误行为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并创造一定的条件,使正确的行为和动机得到不断巩固,使错误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克服。例如,让已有一定进步的学生担任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使他们感到集体对他们的信任,从而激发起在改过自新道路上更加奋发向上的强烈愿望。 (五)正确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而且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正确把握这种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学生不良品德的性质,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楼前面走过,头上被初一的一名学生用雪砸了一下。这位老师设法找到了这位学生,并问他为什么无故砸他,而得到的回答是:“你那么胖砸一下有什么关系”。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显然是由于学生的年幼无知造成的,如果同样的行为发生在高中的学生身上,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高中学生的行为大多与思想有密切的联系。不道德行为的性质不同,教育的方法也不同。对那些喜欢玩雪的初一学生,应该帮助他们认识到随便砸雪可能造成的危害,并且把砸雪活动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如可以在安全场地开展打雪仗运动。用这种方法教育高中的学生恐怕就很难见效。不道德行为的性质不仅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关,而且个体的不同、性别的不同以及初犯与屡犯的不同也将带来不同的影响。有经验的教师强调帮助教育品德不良的学生,应该“一把钥匙一把锁。”是颇有道理的。 (六)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强化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帮助他们较快的转变。但奖励与惩罚仅仅是辅助手段,如果没有摆正说服教育同奖励与惩罚的关系,单靠惩罚来解决问题,不仅不易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对立情绪越来越大。对这些学生来说,适当的奖励常常收到比惩罚更大的效果。立足于说服教育,并不是说不能惩罚。个别品德不良的学生,如果屡教不改。一再重犯,为了教育本人同时也为了教育大家。就有必要给予适当的惩罚,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品德不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否正常。在没有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之前,不仅惩罚,即使轻微的批评都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2、必须充分考虑惩罚的教育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看到教师用罚抄作业、完成繁重的劳动任务等手段来惩治学生,这是不恰当的。品德不良的学生本来对学习和劳动就缺乏兴趣。如果又将其同惩罚联系起来,他们岂不更加不愿参加学习与劳动活动。至于如何进行惩罚,这全凭教师在具体情况下的机智。 3、运用惩罚必须公正。学生的道德过失各不相同。在考虑惩罚时,对不同的情况,应加以区分,不问青红皂白一律重责四十大板的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它不仅收不到教育效果,而且还往往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 4、惩罚必须与说服教育相结合,在进行惩罚之前,应首先做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造成的恶劣影响以及产生错误的根源,从而使他们心悦诚服地准备接受惩罚,并且决心改正。 5、惩罚应得到集体舆论的支持。在考虑惩罚某学生时,不能不估计集体对所要采取的惩罚的态度,如果集体舆论不支持甚至反对惩罚。而教师不顾舆论的不同态度硬行作出惩罚决定,那么教师实际上是把自己摆到了集体的对立面。在这种情况下,品德不良学生得到的不是教育,而是对所犯错误的支持,无论如何,都应尽可能避免形成这种局面。 总之,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是多种多样的。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和教育机智。教师应当及时发现问题,掌握情况,根据特点,耐心教育。

采纳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