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业需不需要家长陪伴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原标题:孩子做作业 家长应陪伴而非陪同

主讲嘉宾
肖平
●云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云南省特级教师

孩子做作业时,提倡父母把电视机关掉,与孩子一同学习。父母可以看一看书报,不一定非要在孩子身旁监督着孩子,而应创造一种学习型的家庭环境。
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孩子在做房间作业,门半掩着,父母在客厅打毛线、看电视高声谈笑,孩子做作业会安心吗?相反,如果此时孩子抬眼一看,父母是在客厅静静地看书看报,孩子会静不下心来做作业吗?

多家长常有这样的经历:当父母陪在孩子身边时,孩子做作业很顺畅高效;如果父母在客厅看电视或做其他事,孩子做作业就开小差,心不在焉。父母一定要陪伴、
监督孩子做作业吗?想要戒除孩子做作业拖沓磨蹭的毛病,父母应做到陪伴孩子但不陪同,从生活中帮助孩子戒除生活中吃饭、睡觉、扫地等拖沓的毛病做起,整体
改进,综合治理。
孩子拖沓反映家庭生活节奏慢
表面上看,孩子做作业拖沓磨蹭只是单一问题的反映,实则是一个学习、生活中的慢节奏的综合问题。

平老师归纳分析,不外乎有如下几方面原因:首先,究竟为谁而学?许多孩子和家长都没有搞懂,小学低段的孩子从小受父母包办得较多,结果导致孩子没有搞清楚
这个问题,从而就没有学习的责任;小学中高段的孩子大多由于早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迁移到做作业的习惯上,导致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较
弱,没有积极性去认真对待作业。
其次,家长的某些教育方式让孩子不能接受,比如婆婆嘴;再次,家长的管教方式不当,比如总是催促孩子,使孩
子心里烦躁;还有,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障碍、困难,自身没有办法解决,也会导致做作业磨蹭;最后,如果孩子在学习中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兴趣,渐渐失去学
习的动力导致做作业拖沓磨蹭。
此外,孩子完成作业后,家长又给孩子额外加一些习题,使得孩子觉得失去了自己玩耍的时间和盼头,不乐意的情绪滋生,也会导致孩子有意拖沓。
父母应陪伴而非陪同孩子做作业
肖平老师认为,父母应做到陪伴孩子但不陪同。孩子学习时,提倡父母把电视机关掉,与孩子一同学习,父母看一看书报,不一定非要在孩子身旁监督着孩子。
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孩子在房间做作业,门半掩着,父母在客厅打毛线、看电视高声谈笑,孩子做作业会安心吗?相反,如果此时孩子抬眼一看,父母在客厅静静地看书看报,孩子会静不下心来做作业吗?所以,父母不一定非要守在孩子身边监督着,而应创造一种学习型的家庭环境。
此外,父母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干净”的环境,比如:孩子做作业时,喝水、吃零食等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玩具、手机、一盘水果等)都不应带到作业桌子上来。
孩子连续做作业不宜超过一小时,可以把家庭作业切块分成多个单元,一个单元时间内完成一门科目的作业或其中的某类题,连续做15至20分钟作业(因人而异),中途让孩子间歇性地休息5至10分钟、而后再接着做。
孩子做完一门作业向父母汇报时,应给孩子一个肯定和鼓励,增强孩子做作业的成就感和自信。“父母一定要涉法克服守在一旁监督孩子做作业,孩子有一种被人监督的感觉,并且孩子容易形成依赖感,遇到考试时,父母难道还在旁边监督吗?”
父母应做孩子学习的支持者
肖平老师建议,家长给孩子建立对学习的认知时,不妨试试这五句话:学习是必须的事是责任;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帮不了;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习是艰苦的事是要付出努力的;学习还是一辈子的事。
对于做作业拖沓的孩子,应先从生活中戒除吃饭、睡觉、扫地等拖沓磨蹭的不良习惯,让孩子适当尝一尝拖沓的后果。比如,吃早点10分钟解决,吃不完收走;晚上9点半睡觉,做作业超过9点半收走,第二天该受到老师的批评处罚让孩子自己承担。

次,父母要解决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管住自己的婆婆嘴,以自身良好的示范给孩子做榜样,加强亲子共读,才有能力辅导孩子。再次,如果孩子在学习上有困难,
家长应及时帮助鼓励孩子战胜难点。比如可以给孩子分科建立错题本、错字本,把做错的题和字以及改正后的记下来以备考前复习用。
父母应做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如果孩子写不出作业,应多带孩子到户外旅游、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给孩子长眼界和见识,锻炼孩子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培养感情和积累心得,和孩子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孩子做作业拖沓是一个综合问题,应从孩子学习、生活状态整体多方面入手综合治理,观察和解决孩子学习目的是否正确、是否有浓厚兴趣、习惯是否良好、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等,而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13
不可以,孩子需要从小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如果家长一直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孩子会产生一种依赖性和假装性,会在父母不在时拖沓作业,甚至是不做作业。但此时家长可以在客厅为孩子营造一种学习的气氛,比如看点书报,不要使用电子产品,这样孩子会心里不平衡,认为父母在玩。
第3个回答  2014-06-19
如果是小学生要,要养成习惯,初中生以上就别了,因为有叛逆感,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第4个回答  2018-12-01
在一旁看书,不打扰孩子学习写作业,当孩子有不懂的地方,能及时问你,给孩子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孩子会受你的感染,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因为,你做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