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律的人更自由?

如题所述

        自律确实能让人更自由,但是绝对不是生活上的自由而是内心和精神世界方面的自由,自己在这一方面深有体会

        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一般把自己的空余时间安排得都满满的,因此自己的个人生活不仅自律,而且对时间的把控也相对严格一些。但就是这种自律生活保障了自己的高效率学习,也同时慢慢与别人拉开了差距,有人会认为严格的自律生活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自由,刚开始自己也有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但是自己严格认真自律起来之后,自己却发现生活上可能会比较受束缚,但是自己的精神和内心世界却要相对自由,每当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一点点变大时,自己的内心总会非常高兴。

        因为自己一直在不断努力,不曾放弃自己的任何时间,也不曾放弃属于自己的任何机会,因此自己一直在让自己保持自律的生活,但自己的内心却没有因为自律的生活而变得焦虑,反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充实。

        精神上的富足生活可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但是这一切的背后就是要平衡自己的心态,我认为自律的生活反而能让我们更容易满足,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本质,最重要的是也能让我们体会到自律生活的美好价值。

        有很多年轻人根本无法坚持这种自律的生活,因为这种自律生活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我认为只要自己拥有一颗坚定的内心,并且想要去做成一件事情,那么自己就有可能去过自己想要的自律生活。

        很多时候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也有很多人面对无聊的生活根本就束手无策,但是从我个人的体会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出发,生活只会让我们慢慢丧失,对于工作只有严格自律,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才能让我们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能感受到生活的变化。

        自律的生活并不会让我们不自由反而能够教给我们如何去在有限的规则内去享受更多的自由,如果自己每天漫无目的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对自己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只有每天保持严格的自律生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这个过程可能会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痛苦,但是我们也要不断地向前进,只有让自己去适应新的节奏,才能让自己体会到自律带来的真正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4

自由和自律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有冲突,才能合二为一。就像大家都在说“人人生而自由”,但是我们还有另一个信念,那就是人人都要遵守法制,有自律才有自由。那么既然宣扬自由,那么就必定与各种规范约束发生冲突,而反过来说,要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那么就必然降低人的自由。这就形成了一对典型的永恒冲突,自由和法制都很好,都有价值,但他们就是不兼容。

这种限制的另一面是一种认可,如果一味排斥这种限制,实际上也是在排斥来自一个社会的认可,也就失去了融入社会、借力于社会的可能性。

就拿最简单的减肥来说,当你没成效的时候,无论你再怎么自律,大家并不会承认。当你有成效的时候,无论你是不是真的自律,大家都硬要说你自律。这样看来,其实大家根本无法判断自律与否,当他们谈论自律的时候,可能在谈一个自己根本不懂的事情,只是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不自律。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身材都没有办法管理好,那他还能做什么?是不是觉得他应该要一直忏悔,觉得当初每天走7.5公里回家,一天只吃一顿只吃粥和青菜还不够努力吗?

真正的自律不是自我约束和自我压抑自律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一个人因为内心得到自由,对外显现出来的样子。所谓的自律,只是大家看起来像是自律,符合大家对自律的想象而已。为什么一个人能做到别人眼中的自律,原因是他内心自由。

如果你还在为自律这个概念而自我折磨,那么是时候放下它了。比自律更重要的是去找到你内心的自由。你的任何决定,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行为,都应该源自你的个人意志,而不是外界或者他人。

第2个回答  2022-03-27

常听人说喜欢自由而不喜欢自律,这个理解可能有偏差。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所以自律和自由不仅不冲突而且相辅相成。自律的人更能自我主宰更能掌控自我,可以说自律的人更自由。

比如想吃还想瘦就会让人感觉纠结感觉不自由,这种感觉并不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心中各种欲望的相互制约,然而自律的人就能够克制欲望,调节生活规律,控制饮食,进而达成目标,赢得自由的感觉。不自律的结果当然就会截然相反,有的人工作敷衍拖拉,结果是领导批评同事反感,进而从抵触心理发展到与周围的人和环境格格不入水火难容,这样的生活难免会感到纠结落寞。

在生活中不自律的人很难让人喜欢。公号“江湖姐姐”讲过一个例子:

去年高考的时候,新闻报道过一个女孩因为迟到了十八分钟,她妈妈的哀求和她的哭闹都没有打动铁面无私的考官。结果是她的同学都在考场里奋笔疾书,而她在考场外嚎啕大哭,看的人无不揪心甚至跟着落泪。这个女孩和江湖姐姐是邻居,因而非常了解。女孩上的是全市最好的高中,而且成绩拔尖,出了这样的事情让人非常惋惜。

她妈妈怕她想不开,让她出去旅游散散心。女孩到了深圳,刚好江湖姐姐在深圳工作,当然要尽地主之谊。约在一家饭店见面,江湖姐姐准时到达,等了半个小时还没见人,于是打电话问到哪了。结果是小姑娘还在睡觉,尽管她不断道歉答应尽快赶到,可半小时后仍然未到,再过半个小时居然打电话来说因为堵车不想去了,还是等春节回家再见吧。江湖姐姐哀叹,这个孩子要是不能学会自律,这些坏习惯摧毁的将是她的一生,而不单单是一次考试。

坏习惯并不需要刻意培养,那只是人性中的缺陷自然形成的,我们要做的正是用自律的精神去对抗人性中的弱点。好的生活一定需要好的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容易,需要长时间的自律。但好习惯一旦养成保持就相对容易的多。拥有很多好习惯会让你的人生进入上升通道,进而更快的接近你的目标,得到你想要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自然会让人感觉欢欣愉悦自由自在。

第3个回答  2022-03-26

在我看来,“自律使我自由”其含义,是你在明确了边界以后的自由作画。

我们所做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规则,当你明确了规则是什么以后,你就可以遵循这些规则,来做你任何想做的事情。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总是在受习惯和及时诱惑的影响,要么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观念所扰,几乎永远不可能去做内心真正渴望的事。

你会发现: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拥有了开挂的人生。而当你自律到极致,你会发现:自律能够带给你发自内心的平静和享受。因为你知道,自己在一天天地改变,自律已经变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

前不久看到新闻说,“小李子”又瘦了,但去翻了翻照片,瘦的确是瘦了,但比起巅峰时期的身材来讲,还是相去甚远。再看看同样是混好莱坞的,演《速8》的67年的杰森.斯坦森。今年已经51岁了,身材保持的特别好,看上去甚至比小他七岁的小李子年轻一大截。
单从体格上来看,一个放任自由的帅小伙,一不小心变成了只能演发福大叔的中年人。一个从20岁出头开始演硬汉的男生,30年后依旧能保持着自己硬汉本色。


当你的生活被“情绪”,“懒散”和“欲望”占据的时候,你可能就会生活的毫无秩序,活成成一团混乱不堪的情绪,活着一滩毫无节制的肉。
自律这件事情,不仅仅局限于肉体或者是时间。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修正和改变。只有思维转变了,才会从时间,精力,情绪和身材各个方面,都形成“自律思维”。自律本身就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因为自律意味着你需要和自己的天性作斗争。这些天性包括“懒惰”,“好吃”,“贪婪”和“愤怒”...等等,是对自己欲望的节制。


所以自律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它非常艰难。就像我们常见的各种21天打卡训练营,最终坚持下来的,都不到1/3。更别说,当把时间轴拉长,拉到100天,或者更长的时间线上,能坚持下去的幸存者,还有多少?

总的来说自律可以让你能力更强,而有了能力,你就可以不必在意别人怎样说你,怎样看待你,实力摆在那,你可以自由自在的过你的人生。

第4个回答  2022-03-21

人的大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极度渴望吸收外界信息,却无暇消化吸收。稍微一点新异刺激就能让大脑莫名兴奋,放弃原有的任务去一探究竟。结果到最后往往吸收了很多垃圾信息,而把原来的任务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自律才显得尤为可贵。大家都知道“自律带来自由”,但往往把自律理解成为坚持不懈地刻苦训练。但是我认为,自律单靠行为上的强迫或者坚持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对人生的理性认知。

所以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很显然,他的认识比一般人高了一个档次。我们之所以自律,不是因为我们喜欢吃苦,而是因为知道放纵物欲带来的只不过是低水平上重复刺激罢了,对于拓展我们有限的生命宽度并无价值。而自律的人,则是把人生的能量聚焦到一点,让自己不断地突破极限。

因为一个真正达到自律要求很高的人,像孔子康德,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因为智慧的开启变得越来越简单的,所以正因为各种欲望被看淡,内心的限制会被缩小,心神自主系统开启,达到这样的自律也一点都不痛苦,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有三个境界,第一个是简单,就像初生的婴儿,头脑没有受过任何训练。第二个境界就到了复杂,世界上大多数人停留在这个阶段,看起来很聪明,很忙碌,每天想的特别多,被各种念头和后天的意识控制。到了第三个境界,就是复杂之后的简单了,回到婴儿般的纯真,却也有内在的自我思维行为模式系统,这种境界,和老子的无为而为,无中生有,也有异曲同工的意味,就是旁人看起来绝对很痛苦,但是当事人却觉得都是自然而然的,而且这个时候,他们因为不为过多的欲望所累,内心祥和,自由感和通透感也只有自己可以捕捉到,身未动,心已远,其实也可以理解成,身体没有动,心已经自由的扶摇而上,驰骋千里而无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