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重甲骑兵是如何败给蒙古人的?

如题所述

源自中国闻名中世纪

中国历史上对重甲骑兵之记载始于魏晋,东汉建安八年203年,(1973年出土东汉铜马镫);

(湖南长沙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墓葬中,出土的三件骑马俑随葬品,发现马鞍左前侧处作出三角状镫)已有马镫出现;自此骑兵的作用就完全改变,由于可骑马参加战斗,重骑兵就成为驾驭战争的决定性大杀器.

北魏重甲骑兵

随着曹操率先组建了当时最为精锐的虎豹骑,到了南北朝就开始大量出现了连人带马扎甲的重装骑兵;隋唐,辽宋夏金也都有专门的金属扎甲重骑兵;而且中国的重装骑兵的规模数量巨大,史料记载常常数万出现,隋唐更多,辽国和西夏巅峰时期也有3万,北宋虽良马不多,但重甲骑还是有万把人数;

金国的“铁浮屠”更是以精良的装备和高超的战术与西夏的“铁鹞子”齐名;

此两部重甲骑兵均给蒙古人造成了极大的杀伤!仅有北宋岳飞等少数名将能用重装步兵,正面与之野战争锋(具体战术战法也还有颇多疑点,存在争议),故不可误认为重装骑兵乃中世纪欧洲专利,实际源于我国;

出土浮雕中的具装战马

发展到了宋代,由于冷锻技术的普及,铠甲价格越来越昂贵,重装骑兵的配置也越来越全面;举例宋代的时候,人所佩的铠甲包括:整体铸造式铁胄(头盔)一副,侧襟式身甲一副,护心镜两个,膝短腿裙,护臂,胫甲等,最少15公斤重,而马配搭的扎甲则要达到25公斤以上,再加上武器,因此对人的素质和马的耐力两方面要求都非常高;

有的重甲骑兵部队,每个战士都配置2匹以上的战马,并配有专员的服务兵;

重装骑兵一旦对步兵方阵的侧翼发起冲锋,如同塔克开进菜地,可谓秒破方阵;

《宋史?兵志》四记载:西夏“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

《三朝北盟会编》卷202《汪若海札子》记载:兀术所恃,号常胜军。其所将攻城士卒号铁浮屠,又曰铁塔兵,被两重铁兜鍪,周匝皆缀长檐,其下乃有毡枕。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

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后,对西夏和金国进行了无情的军事打击!

西夏于1227年被蒙古消灭,李元昊创立后名动天下的“铁鹞子”重装骑兵虽强悍,虽后来人数偏少仅有3000人,但也长期抵御了蒙古大军的侵袭,最后西夏国王为成吉思汗诈骗,开城投降后,全族被灭!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遵守其遗言,集中兵力灭金;铁骑扫荡东北并顺势南侵,攻打山西、河北地区,并逐一屠城,北方中原地区,人丁凋零,金国不得不南迁。

金国经过了100多年的汉化,早已经从狩猎民族升级为华夏文明,金国抵御蒙古,一度取胜,奈何大势已去,屡战屡败;最后的夕阳下,一支最后的重甲骑兵---忠孝军---横空出世!

首先:忠孝军的组成与众不同;

它是一只包含了汉人、羌人、藏人、回人、党项人、东胡人的混编军团,参加者基本都具有犯罪前科,争强斗狠的汉人居多,因此也非常狡黠难管;金哀宗曾经问过该部队首长:汉族武士和西夏武士,谁厉害?一个老将立马回答,汉人厉害!

因此可见这只部队在金国军队建制内,本来是属于人见人恨,狗见狗烦的典型三流部队

其次:忠孝军有灰色收入;

在金国腐败将领的指挥下,长期以来大搞有偿服务!(既然是三流部队,也很容易理解),明面的国家工资肯定照拿,暗地里还搞抢劫绑架外族人,尤其特别喜欢抢蒙古和西夏,因此他们拥有当时最好的马,最好的铠甲,最好的兵器,而这些东西都是金国一流部队花钱都搞不到的装备。

金国重甲骑兵甲胄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他们成名,是因为换了一个新领导:完颜陈和尚!

陈和尚,他本名完颜彝,曾经被蒙古人俘获,后来杀出血路逃回金国,绝对了解蒙古人,具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他领导杂牌忠孝军,军纪和品德教育不知道有没有改善,但战斗力是有目共睹:

陈和尚

三战三捷,北兵为之夺气

第一战:正大五年(1228年),拖雷派出蒙古大将赤老温,率大军进攻大昌原(今甘肃东南);金军帐前议事,人人沉默,却无人敢为前锋!此刻,陈和尚挺身而出,沐浴更衣,披重甲上马,率忠孝孤军--四百重甲骑兵,开城便一路突入蒙古轻骑中,力战赤佬温三千精锐,在城上观战的金国将领们目瞪口呆,而长期吃败仗的金国士兵人心大振,三军一起出城,奋勇参战,终于打溃蒙古大军,取得了破敌八千的大昌原之捷;这可以说是金国“对蒙自卫反击战”开打二十余年,第一次取得大胜。陈和尚一战成名,论功至伟,金哀宗亲自下旨表彰。(此战导致,蒙古内部检讨,”拖雷“监国的位置被重新选举,推选窝阔台担任新的蒙古大汗)

第二战:正大七年(1230年),蒙古新大汗窝阔台,派遣真定万户-大将史天泽率领河北蒙、汉军围攻卫州(今河南汲县),陈和尚随平章政事完颜合达,副枢密使移刺蒲阿救援,他再次率忠孝军为先锋,击败蒙古军,解卫州围。(万户史天泽已经是蒙古元帅级大将)

第三战正大八年(1231年),号称蒙古不败神将的速不台,率部进攻陕西,兵至潼关;陈和尚的忠孝军往救,大败蒙古军,追至倒回谷(今陕西蓝田东南)。(速不台是蒙古名将,一生随成吉思汗东讨西征从未败绩,此战按蒙古军规,难逃一死,幸得拖雷向窝阔台求情,才得以戴罪之身以图将功赎罪)

三战连胜,给金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蒙古人再也不敢小窥;

如果不是是金国有一个猪队友--宋军!或者华夏命运不会如此悲凉!

禹州三峰山

三峰山位于禹州城外20里,也就是过去的钧州,钧窑的产地,看照片神似当年的抗日英雄张灵甫牺牲的孟良崮!

窝阔台的蒙古军因为屡次进攻金国失败,于是欲借道宋朝,从大散关进宋境,渡汉水,迂回进攻金国的首都汴京,没错,就是现在的开封,当年北宋的国都,也是金国末期的国都!

宋朝人开始迫于“金宋协议”没答应,还斩杀了一个蒙古使臣,金国人觉得很放心!不料,在一部分民粹主义偏执狂的大臣的建议下,宋朝国内希望借道给蒙古,欲报仇金国的呼声高涨!是连蒙古灭金?还是共同抵御蒙古?两者之间,宋朝皇帝犹豫不决;而窝阔台密派拖雷带4万轻骑兵,连闯南宋3州17城,一路屠杀抢掠,襄阳等地守军不仅无人追击,有的州府还支援粮草,等到南宋朝廷接报,发现蒙古人来者不善,急调孟珙大军前去狙击,但拖雷已经渡过汉江,兵临金国腹地邓州城下,锋芒直指汴京。。。。。。

蒙古重甲骑兵

元留侯郝经《三峰山行》

......突骑一夜过散关,汉江便着皮船渡。襄阳有兵隔岸看,邓州无人浑不顾......

蒙古拖雷过境南宋

三峰山不期而遇

诡异军情传到金国,金哀帝大惊,急调完颜陈和尚的忠孝军,从潼关南下,回护汴京首都;

当时蒙古拖雷过境宋界的仅仅是4万轻骑兵;按战斗力而言,从潼关南下的金军骑兵有2万,步兵12万均扑向邓州;从战略上说,这部分金军有能力在邓州一带先歼灭拖雷部,再回护开封,这样金国就能确保首都安全!

蒙古拖雷当时的情况应该是相对危急的,因为沿途杀了许多汉人,南宋孟珙大军堵住渡口,他没有退路;

想直扑汴京却粮草不足,靠抢掠?金国人早就坚壁清野,再也不可能像宋朝人那样会给他补给!想攻均州城,有没有器械辎重;所以,历史上也有人说是窝阔台为了保全大汗之位,派他来送死的!

但既然深入敌后了,拖雷只好凭借轻骑优势,机动躲避,分散为多股小部队向钧州方向集结!

因此,完颜陈和尚以及各路金军到达邓州前,都没发现蒙古主力,于是也欲过钧州,回师首都;

此时,金蒙两军在三峰山附近不期而遇!

完颜陈和尚的重骑兵遭遇到蒙古小股部队,马上围歼,抓到俘虏后,经审讯,得知蒙古军主力大致方位;

蒙古主力被发现龟缩在钧州城外(他们等待蒙古的河北军携带攻城器械支援,轻骑兵无法攻城)没想到此时等来的却是金国的重甲骑兵;

于是,金军重骑兵立刻昼夜机动,不吃不睡,成功抢占了蒙军必经之路,三峰山高地,堵住了蒙古人的北逃之路!

金国军队之前,刚刚在邓州,得到了充分的补给,士气高涨,现在又占尽了这样的地利人和,合围之势已成,只待清晨发动冲锋,不需一日便可决定拖雷4万蒙古军的命运!

千古凄凉的风景

天时不允叹英雄

据《金史》载:须臾雪大作,白雾蔽空,人不相觌。时雪三日,战地多麻田,往往耕四五过,人马所践泥淖没胫。军士被甲骨僵立雪中,枪槊结冻如椽,军士有不食至三日者。

不料,当夜,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雪,视野太差,金军根本无法发起进攻!这场大雪居然不停的连下三天,重甲骑兵们一直处于随时准备冲锋作战的状态,如今铠甲和血肉都冻在一起,大部分骑兵都失去了战斗力!

《金史》载:

北兵与河北军合,四外围之,炽薪燔牛羊肉,更递休息。乘金困惫,乃开钧州路纵之走,而以生军夹击之。金军遂溃,声如崩山,忽天气开霁,日光皎然,金军无一人得逃者。武仙率三十骑入竹林中,杨、樊、张三军争路,北兵围之数重,及高英残兵共战于柿林村南,沃衍、泽、英皆死,惟张惠步持大枪奋战而殁。蒲阿走京师,未至,追及,擒之。七月,械至官山,召问降否,往复数百言,但曰:“我金国大臣,惟当金国境内死耳。”遂见杀。

经历这末日般的三天,拖雷部队虽然也冻得半死,但蒙古人自幼爬冰卧雪,习惯极端寒冷气候,加上轻骑兵的羊皮铠甲终归比铁甲保暖,而且这时候蒙古人运气中更命好的事情来了,一万杂牌蒙古河北军居然准时带着攻城机械和补?,出现在白茫茫的雪夜里;

于是这5万蒙古军,在钧州的城乡结合部,庆祝会师,搞起烧烤,吃着肥羊火锅、一边唱歌,一边喝酒;吃饱喝足后,打算趁着雪夜开溜,正好遭遇到,金国回撤进城的军队,他们又冷又饿,士气极度低落,所以也乘着天色昏暗,留小部队殿后,大部队顶风冒雪,从山上下来,精疲力竭;

两军对面遭遇,偏偏这时候天开始放晴,蒙古人大惊,出于自卫的本能,拖雷军与河北军,同时两面发起了进攻,金军则以为自己中了埋伏,官兵一起大声狂呼,如山崩,大溃败!

统帅移剌蒲阿被擒,金国名将张惠步,完颜沃衍、完颜泽、完颜英等均当场英勇战死;

完颜陈和尚与完颜合达率金军残部数百骑败入钧州,但随后城池被破,只好与蒙古人展开巷战,力尽被俘!他宁死不屈,保全大义,杀生成仁。

蒙古占领中原的路线

李东阳:汝何官?金大将。汝何名?陈和尚。好男子,明白死。生金人,死金鬼。胫可折,吻可裂,七尺身躯一腔血。金人愤泣元人夸,争愿再生来我家。吁嗟乎!衣冠左衽尚不耻,夷狄之臣乃如此!

《赠镇南军节度使良佐死节碑》:中国百余年唯养得一陈和尚耳

中原大地上最后一支重甲骑兵部队就这么灭亡了,历史不可改变,但有时候还真是怪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