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什么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如题所述

1、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2、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时不被动;

3、对全网电力设备有保护作用;

4、电磁兼容性好。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网采用的电缆线路越来越多,电缆线路的增加导致系统电容电流急剧增加,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下电容电流的不断增加对设备绝缘的安全和保护设备的配备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我国在1997年颁布的DL/T620-1997标准规定当系统电容电流超过10A时,中性点需经消弧线圈接地线电压保持不变,允许继续运行2h,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减轻对通信系统的干扰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但其单相接地故障线路的选择也是困扰电力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正确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十分必要。


扩展资料: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工作原理:

基于接地故障发生在相电压接近最大值这一假设,利用单相接地瞬间,故障线路暂态零序电流第1个周期的首半波与非故障线路相反的特点构成。

暂态电容电流中包括自由分量和强制分量,它具有在相电压接近最大值瞬间单相接地过程中,暂态电容电流比流过消弧线圈的暂态电感电流大很多,暂态电感电流可忽略不计的特点。

因此,在同一电网中,即使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其过渡过程与中性点不接地情况下近似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点将通过接地故障线路对应电压等级电网的全部对地电容电流。如果此电容电流相当大,就会在接地点产生间歇性电弧,引起过电压,使非故障相对地电压有较大增加。在电弧接地过电压的作用下,可能导致绝缘损坏,造成两点或多点的接地短路,使事故扩大。
为此,我国采取的措施是:当小电流接地系统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果接地电容电流超过一定数值(35kV电网为10A,10kV电网为 10A,3~6kV电网为30A),就在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其目的是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使接地故障点电流减少,提高自动熄弧能力并能自动熄弧,保证继续供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