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法辞退员工?

如题所述

如果一家公司在其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忽视本公司的既定规章制度,那么很可能会产生麻烦。员工会据此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没有按照规定而违规解除与其劳动合同的责任。因此公司的相关管理人员或人事主管一定要对本公司的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并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认真加以贯彻必要时还应该进行培训。此外,要把这些规章制度讲解给每位员工且确认每位员工都收到这些规章制度的书面内容。

  在解除劳动合同前要经过仔细调查

  提起调查程序的起点相对来说要比较低,当公司确认员工违反了相关公司规定、指引、规章或是程序,具体负责人员就应该启动调查程序。如果违纪情况非常严重,那么就要在调查结果出来以前,中止该员工的工作并最终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

  调查的时间观念也要加强。在一些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彻底调查会造成延误时间及纵容员工的假象。同时,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以后在其他员工遇到类似情况时,更加难以处理。

  在解除劳动合同以前,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备用方案

  在如果不是必须采取解除合同作为惩戒措施时,可以考虑一些其他选择。口头及书面的警告或是中止工作都是可行的方案。然而要确保公司所采取的措施在处理相同违纪行为时要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如果可行应该在采取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该员工改正的机会。实践中,公司更要认识到要努力帮助该名员工改正错误,因为员工的流失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最大的成本支出。因此公司可以在该员工的表现不符合公司的期望值时帮助其改正,这样可以省掉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仔细斟酌解除合同合同的程序

  要多花一点时间来研究斥退违纪员工程序中的步骤和细节,仔细研究公司的决定并以公司的规定为依据。在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前咨询律师意见,而不是在其后。根据笔者的经验,一些用人单位并没有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或是利用法律减少解除劳动合同所带来的风险。而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这些用人单位会在其后惊讶地发现由此产生了高额的诉讼费用并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8

负面效益包括两方面,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负面经济效益是指实际运作中公司支付给他的成本高于带来的经济效益者。负面社会效益是指影响公司名誉者,损害公司形象者。
2、与公司文化相违背者。包括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抵触公司管理等,违法乱纪接受刑事处罚者。
3、绩效低于基本最低要求水平。
员工属于以上三类的,公司原则上应该予以辞退或者说做好辞退的打算。但是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辞退员工有了更新,更严格的要求。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合法操作,需要进行相关的技术应对。

明确公司员工手册,规章制度等管理制度。公司制度中应该明确员工在什么情况下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损失多少金额的情况下属于严重经济损失,尽量量化标准。公司制度要严格按照要求通过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核通过并保留相关手续。有条件的可报送相关劳动部门予以审核备案。
2、在绩效考核制度明确的同时,必须保留相关考核证据,考核证据要有当事员工签字。
3、对不能胜任员工应该履行相关培训或调岗的过程。

第2个回答  2020-08-28
职场很现实,不是老板炒你鱿鱼,就是你炒老板鱿鱼,你问出“如何合理辞退员工?”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家都不会感到意外,因为你没有义务忠于老板一辈子,而老板也没有义务养活你一辈子,只要天秤往其中一方倾斜,就可能出现炒人鱿鱼的现象,不是你炒别人就是别人炒掉你。
  问到如何合理正确辞退员工,就得先知道公司一共有哪些辞退员工的方法,包括合理合法的,包括不合法的,还有变相辞退的,可谓五花八门,大家要擦亮眼睛了。
  1、辞退你,给你N+1个月全额工资的补偿。假如你的工资是5000元每月,你在该公司一共做了3年,那么辞退你,给你(3+1)x5000=20000的经济补偿,这是最常见的做法。
  2、辞退你,给你N+1个月当地最低工资补偿。假如你每月工资是5000元,但合同签的是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比如1700每月,如果你做了3年,那么辞退你,给你(3+1)x1700=6800元的经济补偿,现在,有一部分公司按这种方式赔偿给员工。
  3、将你调岗至你不喜欢的岗位,让你自己离职。这种就是变相裁员的阴招,其手段令人发指,公司以经营需要为由把你调动到一些不好做的岗位,或没前途的岗位让你难受,最终让你被迫提出主动离职,这也是变相辞退员工的一种常见方式。
  4、抓住你把柄辞退你,不给你一分钱补偿。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如果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或者工作中出现失职,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那公司就可以抓住这些把柄,甚至刻意把你的过错放大,那么就可以以此为由把你辞退。
  5、让猎头把你挖走,达到了跟辞退你一样的作用,关键还不用给你赔偿一分钱,也不用背负“刽子手”的罪名,对公司来说是一举两得的,这种做法主要用在一些比较高端的人才身上。
  以上五种都是比较常见的“辞退”员工的方法,其中,第1、4、5种方法都是合法的,而第2、3种是不合法的,但这里面只有第1种才是既合理又厚道的。作为一名企业家,我认为应该要有对社会和对员工责任感,凡事都要合法,也要讲个理字,而不是变着法子逼走员工,那是不得人心的,这样的公司也是走不远的。
第3个回答  2020-08-28
一、准备阶段

辞退员工会产生一系列“震动”效果,所以在开始辞退行动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以防发生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辞退的执行人要与被辞退员工的上司和主管做充分的沟通,让他们理解辞退行为的必要性;人力资源部门要提前准备好有关手续和协议等;财务部门准备好结算工资和赔偿金;网络和技术部门准备好更换门禁和电脑密码;安抚好其他员工的情绪。

二、操作阶段

1、通知被辞退员工。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直接把员工叫到人力资源部,而是应该选一个没有人的会议室或者办公室;不要在节假日或者其他重要的日子通知员工;直接切入正题,不要避重就轻谈其他话题。

2、用事实说明辞退理由。用几句话就把公司辞退员工的理由讲述清楚,只用客观事实说话,不要牵涉到其他人格、品行的话题,以免给员工留下人身攻击的印象。争取半个小时之内就结束谈话,拖延的时间越长,员工的情绪就会越不稳定。

3、倾听员工声音。员工被辞退,有的因为早有预料会表现的无所谓,有的因为事发突然或者感觉受到不公正待遇而反应激烈。对于员工的各种怨言,不要和他争辩,只要冷静的倾听,等他的情绪稳定下来再做一些解释,但同时要表明公司的决定已经下了无法再更改。

4、签订赔偿协议。赔偿标准在最初签订劳动合同时可能已有规定,所以由人力资源部门按照合同计算即可。把此标准的计算根据向员工说明,争取当场签掉。如果员工有异议不愿意签也不要承诺自己再去调查一下情况,否则会无法收场。要让员工把自己的“价码”报出来再定夺。

5、为员工讲明下一步流程。向被辞退员工交代清楚下一步该办理哪些手续,比如上交工作服、考勤卡;结算工资;办理社保、公积金的转移等等。对于情绪一直不稳定的员工要多抽出一些时间做做沟通工作,站在他们的立场多给他们一些建议和指导。但对于仍想“挽回局面”的员工要和他们把事实摆清楚,避免牵连不清。
第4个回答  2020-08-28
首先辞退员工需要合理合法,辞退员工需要一个沟通谈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以省略的,并且谈话中一定要果断。很多管理者喜欢在谈话的时候做很多铺垫,生怕一不小心伤着了被辞员工。实际上没有必要,完全可以直入主题,当然要以事实为依据。但你必须明确一点:辞退他只是因为他这份工作做得不好,而不是他人不好。哪怕是他确实有某方面的缺点,也别直接批评。不过你完全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真诚的建议,告诉他适合做什么,给予朋友身份中肯的建议。
切忌绕过直接领导。很多公司在辞退员工的时候都由人事部门直接通知或找该员工面谈,其实这种做法会给员工造成误解,并且让其感觉很不舒服。而如果让该员工的直接领导来面谈通知,情况就会好很多。作为直接领导的主管或部门经理更容易给员工一种安全感,而不是那种像是被“出卖”了似的感觉。
切忌“杀鸡儆猴”。有些企业里的某个团队整体精神涣散,工作效率低下,管理者用了很多办法没有改观。于是决定杀一儆百,辞退其中某个员工来刺激其他员工。然后还在会议桌上义正言辞地表示:如果再不努力工作,下一个就是你。这样的做法同样是幼稚的。一个企业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制度上找到原因。
切忌逼员工辞职。有些企业为了补偿金等问题,不太愿意主动辞退员工,而是想方设法让员工主动提出辞职。比如调整其岗位,经常安排一些该员工无法胜任的工作,并且在一些小事上刁难该员工等等,直到对方实在无法忍受提出辞职。类似这样幼稚的做法还真的经常出现在某些企业里,大多是那些没有什么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不足的部门经理或者人事经理的行为。一个管理者如此心胸狭隘,说难听点有些“鸡鸣狗盗”的味道,怎么能够做好管理,带好团队?作为管理人员,无论职务大小,心胸一定要开阔,做任何决定都要公平、公正、公开,这是塑造良好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
切忌推卸责任。 有的人事经理或者部门经理在辞退员工前和员工沟通的时候,表现得很无奈,语重心长地说:“其实我觉得你做得挺好,但老板说不要你了,我也没办法,我只是在执行领导决定。”像这样的部门经理或者管理者首先自己就应该被辞退。辞退员工是公司的行为,是出于公司经营考虑的,而不是各管理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的。像这样缺乏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管理者本身就是不合格的。
辞退员工要做好一些列的后续经济补偿手续,没签合同要赔偿2倍经济补偿金,在职一年多发一个月工资。以免后面出现不必要的争议和麻烦。企业不仅要做好各项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