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为何很少有身材苗条的?

如题所述

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多数人都逃不过发福发胖的命运,女性也是在中年之后,身体明显走样,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原因。

首先基础代谢率下降,一般来说,从25岁到35岁,如果你不锻炼,你的基本新陈代谢会下降2%-5%,对女性来说,你的基本新陈代谢也会迅速下降。我年轻时美丽的女士多年来已被磨练成一个油腻腻的中年妇女。因此,许多人会发现为什么胃口和以前一样,但比以前胖的多。其次棕色脂肪消失,大家都谈“脂”色变。事实上,脂肪之间是有区别的。白色脂肪积聚在皮肤下,储存多余的卡路里。棕色脂肪负责将导致肥胖的白色脂肪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热量。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棕色脂肪逐渐消失,分解脂肪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锁骨和颈部只存在少量棕色脂肪。

饮食失衡,上班后很快就变胖了,许多人都这样抱怨。不吃早餐,空腹吃晚餐,晚上吃点宵夜是许多人的正常生活。不健康的饮食,摄入过多的卡路里,最终转化为脂肪。因此,婚前的小鲜肉成了胖叔叔。还有心理压力,当年轻的时候,没有任何生存的压力。到了一定年龄,不得不担心养家糊口,买房子和汽车。压力突然增加了。当压力很大时,很容易失眠和暴饮暴食。从长远来看,身材变得越来越圆,像气球一样,身体脂肪率也越来越高。

最后就是对自己要求宽松。年轻时大家都对自己的形象比较在意,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肥胖人群不是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人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他们对自己的要求相对放松。生活环境变了,心态也变了。一个词说得好,心宽体胖。随着对自己需求的减少,运动量越来越少,新陈代谢率下降自然会变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30

人到中年之后一般会面临肥胖的问题,我们公司30岁以上的女人为了保持身材不至于发胖太明显,都不敢吃晚饭。

看来中年发福不是只有男人才有的事情,女人一样面临中年发福的困境。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中年人精力不足

中年人每天要上班,尤其是职场中的中年人,30+和40+的同事们,在公司都是中流砥柱,他们也更多的面临着工作的压力,所以工作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下班之后就没有时间和体力再去运动了呢。

2、中年人长期坐着

坐着是导致屁股大、肚子大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喝酒。

女性长期坐着导致屁股变形,完全变成扁平的形状,而男性长期喝酒,形成了啤酒肚,大大的胃部,身材就很难再瘦回来了。

再加上上班的时候长期坐着,偶尔开会干嘛的走动一下,也只是从办公室走到会议室,现在打报告走流程也都是电子化的了,人就越来越懒了。

3、中年人不太在乎外貌了

很多结婚了的男性或者女性,都以为自己已经结婚了,再那么注意自己的外表给谁看啊。觉得打扮的好看或者注重身材的锻炼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就容易放纵自我。

我最近看到吴聘的扮演者何润东,竟然中年发福到没有了肌肉的线条,而且头发也秃了好多,吓死我了。

原来他可是我男神,超级自律注重身材的,结婚之后竟然也开始放纵自我。

第2个回答  2019-08-06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中年人身体肥胖比例相比青少年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小编带你了解一下。

基础代谢率下降

一般来说,从25岁到35岁,如果没有锻炼,人的基础代谢能力会下降2%-5%。男人尤其明显,对于女性,基础代谢也会下降很快,年轻时的窈窕淑女,被岁月磨砺成了油腻中年妇女。

所以,很多人会发现,为什么饭量和以前差不多,却比以前胖了好多。

棕色脂肪消失

大家都谈“脂”色变,其实脂肪之间也有区别的,白色脂肪堆积在皮下,储存多余热量;棕色脂肪负责分解引发肥胖的白色脂肪,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棕色脂肪逐渐消失,分解脂肪的能力越来越弱,之后只有少量存在于锁骨和脖颈部位。

饮食失衡

上班以后,胖的特别快,很多人都这样抱怨。

早餐不吃、晚餐敞开肚皮吃,夜里还要来点宵夜,这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不健康的饮食,摄入过多热量,最终转化为脂肪。

所以,结婚前的小鲜肉就发福成了胖大叔。

最后,坚持才是王道,没有哪件事能一蹴而就的,我们不仅要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

第3个回答  2023-01-17

中年发福是令很多到一定年龄的男性和女性头疼的问题。除了常见的久坐、代谢减慢等原因,现在,科学家们称他们距离了解这背后的原因又近了一步,认为原因可能在于人体内两种脂肪中有一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不那么活跃。 

人体内的两种脂肪中,其中一种是人们熟悉的白色脂肪,它存在于腹部和大腿皮肤之下。另一种脂肪是棕色脂肪,它的任务是产生热量,并消耗掉白色脂肪。 日本科学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棕色脂肪的产热活动减少。这意味着棕色脂肪没有以前活跃,因此燃烧掉的白色脂肪就更少[1]。

那么如何控制中年发福呢?临床上常见的减重方式有以下4种:

生活方式干预减重—有效但见效慢、难坚持

综合目前多种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生活方式干预为实施减重及体重控制的一线治疗手段,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热量摄入以及增加体育运动的方式,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内脏脂质沉积等。但实际上,生活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能完整执行改变生活方式并能坚持减重的人,在真实世界中其实是不多的[2]。


生活方式减重即减少能量摄入,加大运动量,如能长期坚持,减重效果明显且安全。但实际上,生活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长期坚持,半途而废导致体重反复。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减重法,必须找到一种可以坚持下去的生活方式。

药物减重——有效但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减重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于中枢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减少肠道营养吸收和增加能量消耗。减重药物减轻体重的疗效十分明显,但减重药物使用的道路艰难而曲折,目前仅剩1998年上市的奥利司他以及2012年上市的两种药物:芬特明和罗卡西林还在持续使用[3]。
除上述可用于减重的药物外,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如双胍类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等,都被证实具有控制体重的效果[4]。虽然药物减重效果明显,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如腹泻、食欲消退、肾功能衰退甚至是抑郁和自杀倾向等,需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代谢手术减重——有效但造成器官不可逆损伤

近年来,代谢手术治疗肥胖在医学界引起极大关注,目前,减重代谢手术被广泛接受的术式包括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腹腔镜胃旁路术,其中以胃旁路术效果尤为显著。数据显示,接受代谢手术的肥胖患者不仅体重显著下降,术后糖脂代谢异常也得到明显的改善[5]。


虽然代谢手术减重效果明显,但仍要正视其缺点,如永久不可逆地改变了消化道结构,远端旷置的大胃囊不能做胃镜,远期有发生倾倒综合征、低血糖、吻合口溃疡等,同时维生素缺乏和贫血的发生几率更高。


另外,代谢手术治疗肥胖需要自身有一定的适应证,并不是所有的肥胖人士都可以选择代谢手术进行治疗。

内镜介入治疗减重—创伤小、可取出

随着内镜医学的不断发展,内镜下介入减重技术也逐渐崭露头角。这类技术适用于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无法接受或不能耐受代谢手术的肥胖人士。

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系统”置入术就是一种新的介入减重技术,其通过无痛胃镜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置入一个套管隔离食糜,置入后,来自胃内的食糜由套管腔内通过,胆汁及胰液等隔离在套管外,使得胆汁胰液和食物“分流”于远端汇合,减少了糖和脂肪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减重的效果,并不会改变患者的生理解剖结构[6]。

最后,需要友情提醒一下,中年发福对身体健康危害较大,需要进行体重控制或降低,但是减重是为了健康,可不能本末倒置、牺牲健康来维持体重秤上的数字。减重不难,在综合评估过自身的条件后,参照以上科学减重的方案试试,如果有疑问还可以去专业的医院寻找营养科或者减重门诊进行问诊~

参考文献:

[1] 中年发福的根源[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4(2):7-7.

[2] 生活方式干预对脑卒中肥胖患者血脂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8.

[3] 刘英敏.肥胖、2型糖尿病与新型减重药物赛尼可[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1:13-14+36+57.

[4] 朱惠娟,金自孟.减重药物的现状及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31-35.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

[6] OBES SURG,1995,5:314;张新国, 杨学军, 徐红,等. 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改变的临床研究[J]. 武警医学, 2007, 18(4):2.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8-06

1、基础代谢:一天当中的热量消耗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基础代谢。在青春发育期时,由于生长需要,基础代谢是有提升的,但到了体重稳定的中年基础代谢却很难提高。也就是说,你还是你,但在不同时间段你的热量消耗是不一样的。年轻时有生长发育的福利,所以会给很多男孩子怎么吃都不胖的错觉。

2、活动量、运动量:年轻时不管是上下学、课间操,还是打篮球、逛个街,一天的运动量和活动量是有一定保证的。但到了中年,上班时一直坐着,下班回家就马上躺着,即便是去楼下几百米外的小餐馆也要开车去。这样一动不动,能不长肉? 

3、作息规律:没有步入社会前,可能只有打游戏、谈恋爱才会面临熬夜干扰正常作息,尽管学生时代可能会有补课什么的,但每天的作息还是相当规律的。而回想一下你的肚腩,可能就是从工作以后的作息不规律开始长起来的。

4、饮食:学生时代的饮食有父母或学校食堂的加持,整体热量、营养摄入较为稳定。但工作以后,许多人的饮食也变得没有规律,再加上经常下个馆子、吃个宵夜,过多的热量进入身体消耗不完就会贮存成脂肪,而脂肪在腰腹、臀部最容易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