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断工龄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7-26

买断工龄是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买断工龄”现象主要出现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买断工龄”前面是个“买”字,即员工将连续工龄一次性卖给企业,企业以年工龄计价,不论男女老少,一次性支付连续工龄的费用,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劳资双方自此再无干系。

由于其他企业建立时间较短,与员工一般签订的是短期劳动合同,合同期一到,只要一方无续签之意,劳动关系就自然结束,企业一般不会也不可能支付工龄的买断费用。

扩展资料

按照目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买断工龄是违法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买断工龄是保障劳动者合理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改革开放40年来的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16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72条)。

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员工离开单位就没人管的问题,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

所谓“买断工龄”的做法,充其量是一种企业支付高额经济补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职工与企业解除了合同,结束劳动关系,只是与原企业作了了断,它对职工未来就业不产生丝毫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买断工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6

买断工龄是指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时,严格禁止企业采取买断工龄形式将员工推向社会。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

扩展资料: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16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72条)。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员工离开单位就没人管的问题,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工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7

买断工龄,是指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买断工龄是那个时期在特殊情况下不得已的一种行政手段。但是那个时期过去了,按照目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买断工龄是违法的。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早在1998年就明确指出:所谓企业“买断工龄”的做法(即企业按职工工龄给一次性经济补偿后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并且不再给职工社会保险待遇)是绝不允许的,也是不合法的。

劳动部(劳部发1995年262号文件)也指出“买断工龄”的做法是错误的,必须予以纠正。

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9年联合颁布的《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中也规定了:“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

扩展资料:

现在大家认为的买断工龄其实就相当于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随着国家出台了《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一系列法律以后,总的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的完善。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强制性的。

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那用人单位需要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而且员工即使暂时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随着再就业,单位也会续交,但这和买断工龄是两回事。就像上面所说,如果还真存在买断工龄,那肯定就是社保没交或欠交,肯定违法。

当初买断工龄的怎么办?

因为时候社会保险等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员工离开企业则不能享有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补缴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如果以前缴纳过到退休年龄还没有缴纳够的,可以延长缴纳。也可以一次性补缴一部分钱,缴满15年,以后就可以享受退休金。虽然花了一笔不少的钱,但是长期受益。因为每个地区的政策是不一样的,具体怎么补缴可以在当地的社保局咨询。

医疗保险缴费按规定男满30年、女满25年,如不足规定的年限,应当按规定补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买断工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7-26

买断工龄的意思是被迫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买断工龄是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扩展资料:

买断工龄的法律规定:

按照目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买断工龄是违法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买断工龄是保障劳动者合理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改革开放40年来的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员工离开单位就没人管的问题,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

但现在仍有一些国有企业无视国家政策法规的明文禁止,在安置富余人员时还采用买断工龄的做法。针对这一现象,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时,严格禁止企业采取买断工龄形式将员工推向社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买断工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岗职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2019-07-24

买断工龄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扩展资料

“买断工龄”现象主要出现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买断工龄”前面是个“买”字,即员工将连续工龄一次性卖给企业,企业以年工龄计价,不论男女老少,一次性支付连续工龄的费用,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劳资双方自此再无干系。

由于其他企业建立时间较短,与员工一般签订的是短期劳动合同,合同期一到,只要一方无续签之意,劳动关系就自然结束,企业一般不会也不可能支付工龄的买断费用。

“买断工龄”一词在国家规范的文件中从来未出现过,“买断工龄”的说法既不规范也是不准确的。所谓“买断工龄”的做法,充其量是一种企业支付高额经济补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职工与企业解除了合同,结束劳动关系,只是与原企业作了了断,它对职工未来就业不产生丝毫影响。

职工离开了原来企业后有两种可能,一是进入失业状态,停止缴纳国家规定的各种社保缴费,但原工龄仍然保留;二是被新单位录用,进了新单位,该职工的工龄同样保留,国家规定的各种社保缴费由新单位承担,一分都不能少。

无论失业还是新企业工作到退休,均按连续工龄和社保年限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待遇。因此,职工的工龄是根本买不断的。至于“买断工龄”的价格,完全由企业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决定,国家并无限定。

“买断工龄”的做法,从积极意义上看,只能理解为企业减员增效。企业在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将非核心的工种、部门剥离出去,开拓新的产业;将过多的冗员分流出去,从事企业外协服务或第三产业,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

当然,也有些“买断工龄”的企业的确很困难,亏损一年比一年多。负有连带责任的“婆婆”觉得长痛不如短痛,只好出钱“买断工龄”,关闭企业,把职工推向社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买断工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