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巧克力放久了,表面会有白霜?

为何有些黑巧克力表面会起白霜?

巧克力上面这层类似霜的薄膜叫做“起霜”,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会产生这种效果,属于自然现象,还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油脂霜”,另一种是“糖霜”。我们先来说一说有脂霜,当巧克力内的可可脂或其他油脂浮于巧克力表面时,就会加快这种霜的形成,对于食用没什么影响,直接吃就好了。

接下来再来说说糖霜,糖霜是糖分蒸发之后再结晶所形成的,想要检测是有脂霜还是糖霜也很简单,我们先知道可可脂的熔点是34度,然后创造出这个温度,达到条件后,用手再去触碰一下表面有白霜的巧克力,如果白霜能融化就说明是油脂霜,反之则是糖霜。

这两种霜都是十分安全的,是可以食用的,不过巧克力的口味可能就没有刚拿到手的时候好吃了吧。所以请不要把巧克力长久放置,会影响巧克力的口感,建议将巧克力放在干燥、温度在16度左右的地方,也不要太潮湿冰冷,否则一样是会影响口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0

巧克力外面出现一层白色的,是可以吃的,但是前提是巧克力是在保质期内的才可以。
因为巧克力在低温的环境中,里面的可可脂等脂肪以及糖分会反生结晶的现象,温度一变化之后,溶化就析出了表面,而形成了现在表面的白色物质,这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可以食用的,并没有有害物质。
长了白色物质的巧克力虽然还能吃,但是其醇厚浓香味道会有所减弱,所以建议在保存巧克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控制好保存环境的温度

巧克力发白和霉掉区分
外观
巧克力发白是因为巧克力中的糖分和脂肪析出来了,所以浮在表面的是一种雾状或者粉末状的白色物质,但是发霉的巧克力则是因为霉菌生长繁殖而到导致的,所以其表面是霉菌等物质,而且还有可能会有着不同的颜色。
气味
巧克力发白之后还是具有巧克力本身的醇厚香气,只是稍有降低而已,并没有异味。但是若是发霉的巧克力的话,由于霉菌的生长繁殖作用,巧克力会产生一种霉味、酒味、臭味等异味。

第2个回答  2021-03-20

巧克力起脂霜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脂肪晶型的“变构”: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可可脂,而可可脂有形态各异的六个“兄弟姐妹”,其中五弟(Ⅴ型)最稳定,是人们所期望的结构,他能使巧克力涂层具有光泽的外观。而幺弟(VI型)比五弟(V型)的熔点高,在储藏的时候五弟会变成幺弟,从而导致巧克力的表面形成一层非常薄的“白霜”,这就是传说中的“脂霜”。

(2)油脂的“迁徙”:18℃时油脂迁移的速度很慢且未起霜;但在 30℃时油脂迁移速度很快并迅速起白霜。而且研究发现不同温度下发生迁移的油脂组分不同。

(3)原料间的“斗争”:有些商家会用代可可脂,可可脂和代可可脂的相容性差,使之发生重结晶,从而形成更大的结晶体游到了巧克力表面,这些长而尖针状物最终引致白色混浊如霜。

巧克力长时间冷藏从冰箱拿出来后表面糖霜和脂霜都会生成,糖霜是因为巧克力从冰箱拿出来以后,表面的冷空气降温形成的水分使巧克力中的糖分析出,从而形成糖霜。脂霜是因为温度改变从巧克力中游离出来的可可脂和可可油。

第3个回答  2021-03-20

其实,「白霜」问题是巧克力工业界最常遇到的现象。它在英语中有一个专业而浪漫的词汇,Chocolate Blooming,翻译成中文就是巧克力的「开花」现象。

但这实际上是巧克力厂家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白霜既影响了外观,也影响了口感。因为白霜的存在,巧克力的最佳食用期限被限制在了很短的时间段内。

大部分人不知道,巧克力的白霜分为两大类,这两大类白霜的形成机制完全不同。其中一种叫脂霜(Fat Bloom),另一种叫糖霜(Sugar bloom)

顾名思义,糖霜(Sugar bloom)的主要成分就是糖。它的形成往往是巧克力在短时间经历剧烈升温导致的。比如,把在冰箱里冷藏的巧克力直接拿到室温,就比较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20

顾名思义,糖霜的主要成分就是糖。它的形成往往是巧克力在短时间经历剧烈升温导致的。比如,把在冰箱里冷藏的巧克力直接拿到室温,就比较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空气中的水分会在较冷的巧克力表面发生凝集,成为一滴一滴的小水滴。那些水分就会把巧克力中的白砂糖溶解出来,当水分蒸发后,白花花的糖就留在巧克力表面啦。除了升温,还有一种情况会导致糖霜的形成,那就是将巧克力置于非常潮湿的环境下。这样也会促进小水滴的形成。 比起糖霜,脂霜更加常见,对于巧克力品质也是更大的威胁。它的主要成分是可可脂。对于它的形成过程,学术界有两个比较成熟的理论。第一个理论是相分离理论。这个理论认为那些巧克力中存在的少量“低熔点可可脂”是导致脂霜的罪魁祸首。我们知道,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两种不同的结晶状态。可可脂也会有不同的结晶状态——它比较厉害,总共有 6 种。每种结晶状态都对应不同的熔点。比如结晶 I 的熔点只有 17℃,在室温的时候已经是液态了。而结晶 VI 的熔点达到了 36℃,就算到达了舌尖也不一定能融化。吃起来“味同嚼蜡”。我们最希望的是,巧克力中所有可可脂都处于结晶 V 的状态。这种结晶熔点是 34℃,刚好在室温时是固态,在舌尖时又可以曼妙地融化,这就是一块完美的巧克力了。当然,现实世界不可能这么完美。在保存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那些低熔点的可可脂会融化。脂肪融化之后体积会变大,挤占更多空间,而脂肪周围的其他物质还是固体。于是,这些脂肪就会从晶体间的空隙中被“挤压”到巧克力表面来,在表面结晶形成脂霜。但是,就算巧克力一直低温储存,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脂霜,相分离理论就无法解释了。这时就需要用到另一个理论:多晶转变理论。多晶转变理论认为,味同嚼蜡的结晶 VI 才是最稳定的。可可脂的其它结晶类型(包括完美的 V 型)终究会慢慢向结晶 VI 进行转化,在转化之后就会形成白霜。换句话说,虽然调温之后可以获得完美的巧克力,但是结了白霜的巧克力才是“最稳定的巧克力”。